你用手往我腹腔戳,問我痛不痛;我戳你,你痛不痛啊?
不過他也能猜到,醫生多半是在觸診,順帶詢問受試者是否會因為輕度按壓使內臟起反應,只好每次都心平氣和地說不痛。
雖然知道入校體檢是必要的,自己能難得參與一次還算全面的體檢也不錯,可這真不是什麼美好的回憶。
只能希望這次體檢能稍微正規點了,起碼別再讓自己嗅聞已經發黴腐爛的棉花團——這是會讓人肺部真菌感染的東西,李儉還想多活兩年。
人群在戰士們的導引中前進。
這塊進出口內側的臨時居住區確實生活著不少來自各地的人群,從各個樓房掛牌的標識來看,似乎都是按照社群劃分的。
也不止有來自烏女市的倖存者住在這裡,從掛牌地名來看,王野所在的四通市倖存者好像也已經到了。
看來這塊區域是專門讓錢安市西南方向撤離的倖存者暫住的地方……
不過自己家住烏程市,地處錢安市西北角,家裡人就算已經從烏程市撤往錢安市,估計現在也會被安排著住在錢安市西北角的區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錢安市有多大啊……從西南角到西北角,一百千米能到嗎?
抱著種種思緒,李儉在人群中合流地前進著,無意識間便進了大樓。
簡單地接洽之後,代表烏女大學北宿舍區五號樓倖存者的隊伍脫離佇列,主動向整套體檢環節的一環前進。
“拿上這個,這是我們的單子,丟了沒得補。”黃承志拿過幾張泛著熱氣的列印紙,分發給室友。
李儉接過看了,上頭寫著自己的基本資訊,留著一片列印好的表格,準備填寫各種檢查專案。
看起來和入校體檢的專案差不多,不過不知道實操如何。
……
大概是因為短時間內需要檢查的人員眾多,需要檢查的專案也瑣碎,李儉等人的體檢流程並不能按照表格順序進行,只能看著哪裡更空一點,就去哪裡排隊。
這點倒是和入校體檢像極了,讓李儉頗為懷念。
李儉的視力還行,近視程度比現在的眼鏡度數稍微低了點,原本有一點點的散光問題也沒了。
嗅覺和聽覺一如既往的好,可能是長期視力偏弱,嗅覺和聽覺得到充分生長後,比普通人要稍好一點。
內臟和心跳血壓之類都還好,以前曾被體檢醫生評價為“有雜音”的心臟,現在得到的反饋也是正常。
各項檢查進行得很正常,完全沒有入校體檢時那種多多少少能在細枝末節上感受到的敷衍感,讓李儉覺得他賺到了。
就是有一點比較奇怪,明明說好了是體檢的地方,竟然也安排了不少體育測試專案,甚至在室內保留了百米跑道。
“這不是要命嗎,我這幾天休息都沒有休息好,吃也沒有吃好,就這樣讓我參加體測,我大概是寄了。”李儉的身體雖然站著,但心靈已經躺下。
別的學生害怕什麼,李儉不清楚,但他們寢室,全寢對體測都抱有“寄了”的態度。
體測著實是大學生的噩夢,準確地說,是體院和體育愛好者以外的大學生的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