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在熟悉一段時間後,小翠會被大家所接受,可是萬萬沒想到,這只是噩夢的開端……
星期六早晨,孩子們有一場手工課,早上八點十分,二十三個孩子安靜等在座位上,唯獨缺小翠一個。
八點二十五分時,小翠終於到了教室門口。她怯生生看了我一眼,旋即低著頭走到自己的座位。
我發現,小翠是赤著腳的,看到她的這幅模樣,孩子們發出鬨笑聲,小翠把頭埋得更低了。
我清了清嗓音,“下面開始上課。”
話音未落,下面又是一陣鬨笑怪叫。原來,小翠放在抽屜裡的書包,被燒爛了一半,書本潑上水,整個弄的一團糟。
盡管是小孩子,小翠並未哭鬧,而是噌的從位置上站起,轉身走出門外。
我想了想,最終還是沒有阻止。吩咐孩子們老實上自習後,我在學校倉庫找來備用的鞋子,沒廢多大功夫,就在老教學樓後的巷子裡找到小翠。
這個地方很難找,如果地毯式搜尋,要找上一天。但現在小翠的心理,我再熟悉不過。
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被排擠,被歧視,如果要找個地方躲起來,會選擇相對陰暗,狹小的巷子,而非視野開闊的操場和天臺。
看到我後,小翠仍低著頭,一言不發。
我善意笑道,“不知道你穿多大的鞋子,我就拿三雙過來。”
我把手提袋裡嶄新的鞋子取出,小翠低聲說了句,“謝謝”,旋即找一雙差不多腳碼的穿上。
“那個……書包暫時沒有庫存,明天會給你發放新的。”
“謝謝。”小翠很有禮貌的朝我鞠躬,然後坐在牆角的石凳上,一言不發。
她是個很有禮貌的小姑娘,我不知該說些什麼,又或者……我和她之間,沒有什麼好說的。
小翠沒有做錯事,也不需要安慰。我該教育的是剩下二十三個頑劣孩子。
可有句話叫做法不責眾,如果我為了小翠,而去責罵剩下所有人,換來的結果只能是自以後的日子裡,小翠受到永無止境的排擠。
安靜氣氛中持續好久,小翠站起身拍拍屁股上塵土,“我現在就去上課,老師也回去吧。”
我有些發愣,“你願意回去?”
“不管願不願意,課總還是要上的。”小翠用平靜的語氣說道,“更何況,我不想給任何人添麻煩,能有地方能給我飯吃,供我穿衣服,已經很感激了。”
能將吃穿作為一種感恩,我並不暖心於小翠的懂事,反而引起深深的擔憂。
乖孩子並不值得表揚,因為他們通常由極度缺乏安全感,低位的存在感,不會主動索取任何東西,才能換來一句“這孩子真乖”的稱贊。
回到教室後,我給孩子們上了半節手工課,就放任孩子們自由活動,小翠一個人蹲在操場玩沙子,雖然有些孤獨,卻沒有受欺負,我稍稍放鬆一些。
下課後,我去李湘辦公司,告訴她這個情況,希望能給小翠調整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