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五年,可謂是多事之秋。
三月初,賊酋皇太極,就迫不及待的向歸順於後金的蒙古各部傳令,會盟於西拉木倫河岸,準備第二次遠征林丹汗,一舉征服漠南蒙古。
而明朝此時也自顧不暇,山東有叛軍孔有德部,正在肆虐,陝西流民軍各部也紛紛降而復叛,聲勢愈發浩大,讓剛剛接替楊鶴的三邊總督洪承疇是焦頭爛額。
對外界發生的事,趙銳可謂是一無所知,哪怕知道皇太極即將征討林丹汗,他也有心無力。
正式成軍整編以後,鄉勇的訓練不但沒有減弱,反而更重,不過也做了一些調整。
上午的佇列訓練取消,與之代替的是全軍戰陣操演,各伍各自為戰,小隊協同作戰。
體能和個人作戰技能訓練不變,晚上的故事課,和學習軍規同樣要進行。
此時校場上,趙銳一身嶄新的棉甲,頭戴鐵盔,手持短劍,站在高臺上。
身後插著的軍旗,迎風呼呼作響,兩邊則各擺放著一面大鼓,一旁還掛著一面銅鑼。
十名親衛隊,三人手持紅白藍三面小旗,兩人手持號角,其他人則負責捶鼓敲鑼。
“傳令,全軍防禦。”
“咚咚咚,咚咚咚!”
趙銳一聲令下,戰鼓聲就響起,頓時場下的十個戰隊,五百餘人立即就組成了一個圓形防禦陣,刀盾兵配合長槍兵在外,伍長持手雷居中。
“傳令,全軍進攻。”
“咚,咚,咚…”
鼓聲驟然一變,陣型頓時閃開,快速的組成了一個十排,每排54人的大方陣。
每排間隔兩米,五百餘人端著長槍,舉著盾牌,跟著鼓聲的節奏,踏步向前緩緩推進。
“咚咚,咚咚…”鼓聲加快,方陣推進的速度也隨之加快,但始終能保持不亂。
“全軍衝鋒!”趙銳拔劍一聲大吼。
“咚咚咚咚咚咚!”
“殺!”
鼓聲頓時急促起來,五百餘人齊聲爆喝一句,然後向前衝去,整個陣型雖然還是十排,每排卻不在是一條直線,而是五人一組。
“鳴金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