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301章 積極上報 (1 / 3)

夏黎對於陸定遠這個疑問並不意外,畢竟現在抗震救援普遍都比較初期。

人都吃不飽,就根本就沒有人想到會研究一些,在大災難中讓人活下去的“秘密武器”。

她稍微思考了一下現在的科技發展水平,這才斟酌著道:“可以透過一些手段,讓混凝土速凝。

加入氯化鈣,常用促凝劑,可縮短凝結時間30%~50%。

再比如採用級配良好的細骨料,如石英砂,和低孔隙率粗骨料,如玄武,減少內部水分滯留,加速硬化。

石灰石、礬土、石膏、鐵粉、黏土等成分,經過1250~1350℃的高溫煅燒,以及一系列的水化反應,就可以製造出具有微膨脹性的速凝水泥。

只要有一個架構在,就可以立刻填補地裂造成的裂紋。

華夏有許許多多的水泥廠,臨時製造出這種水泥,肯定要比製造速凝泡沫要快得多。

其實只要配比正確,工藝純熟,抗震救災時用這種水泥,基本上4個小時就可以通路。

只不過這東西對於現在的華夏而言,也有很明顯的缺點。

成本較高,原料中礬土價格昂貴,生產成本比普通水泥高30%~50%。

後期強度增長慢,依賴矽酸二鈣的緩慢水化,28天后強度增幅有限。

碳化敏感,長期暴露於高濃度CO₂環境可能導致鈣礬石分解。

可以說這玩意兒只能當做臨時救援用品,根本無法長時間應用,說是一次性的東西也差不多。”

陸定遠聽到夏黎這話,眼睛都沒眨一下,沒有任何猶豫的道:“抗震救援是全國的大事兒,對這場救災,組織上投入的人力物力也並不少。

只是比普通水泥的成本提高50%,就能救援更多的老百姓,組織上肯定會立即生產,進行救援。

只是如果具體對比還是需要實驗的話,可能也並不能在一時半會兒將東西送到前線。

即使送過來,堅硬程度以及速干時間也有待考證。

你能預測一下具體配比嗎?

如果有一個大致的資料,工廠進行生產的時候也能加快速率。”

夏黎想了想,從兜裡掏出她隨身攜帶的地圖本,開啟後用筆在上面刷刷刷的開始寫。

末世的時候他們沒少臨時架橋,去搶修一些水電廠,這些不得不搶救的地方。

當時她雖然沒有參與過製造這些東西,但也去過當時的工廠檢視。

此時她寫製造流程時,基本不用多想,沒一會兒功夫,應用什麼材料,以及化學式的配比就已經躍然紙上。

學過化學的人都知道,化學方程式本身就是一種具有具體質量配比的方程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