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黎是個在情感方面十分複雜的人。
她感情十分淡漠,極其重感情。
且她的“十分淡薄”與“極其重感情”之間的界限,涇渭分明。
末世見慣了生死的經歷,讓她學會了透過控制感情保護自己。
她會對枉死的陌生人視而不見。
卻會因自己重要的人受到傷害,而感到痛徹心扉。
末世的父母親人都死光後,她甚至連朋友都不交。
生怕有人越過那條線,卻再次死於非命。
在這一刻,夏黎甚至覺得,也許以她的這種性格,來到六十年代根本就不應該進在所有行業裡傷亡率最高的部隊,還和裡面的人有了交情。
她學過的歷史書上,只是將近代史中的戰爭寥寥幾筆帶過,讓她誤以為這是一個和平年代。
可真正身處其中,她才真切的體會到,無論是抗米援朝戰死的20萬解放軍,還是如今犧牲的數萬人,都不是一個小數字。
哪有什麼盛世太平?
只不過有人代替普通人負重前行,活生生的數十萬人,最終只變成歷史書上寥寥幾筆,甚至可能變成書上都尚未被提及的一串冰冷資料罷了。
沒見到如今戰況的慘烈,根本就沒辦法感同身受。
那些死去的軍人每一個都是真真切切的人,獨立的個體。
而不是犧牲人數二十萬。
夏黎只是平時不愛動腦子想,能躺就躺,能啃老就啃老,誰讓她幹活她都不愛動。
但不代表她腦子真不好使。
抗米援越這場戰爭的衝突點是米國想要佔領越國,透過越國形成東亞鏈,將華夏封鎖。
從來都不是米軍怎樣,不怎樣。
國會一個調令能開戰,也能結束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