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寶道人聞言,亦道:“正是此理,玄都師兄乃是大師伯嫡傳弟子,我等理應迎接一番。”
眾人出來,就見一紫袍道人,手持拂塵而來,朝道門眾仙言道:“倒是有老各位道友了,罪過,罪過!”見過禮,一同進了裡廂,拜見大天尊,獻上老子所煉八景宮九轉金丹。
昊天與金母謝過,玄都大=法師坐了左邊第四席,位列雲中子上面。
剛剛落座,就見南瞻部洲襲來一道浩大光輝,亦是梵音檀唱,異香襲襲,氤氳遍地,一菩薩端坐朝天犼而來。
兩位佛祖起身,對身後眾菩薩言道:“此乃剛剛敕封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靈感觀世音菩薩,亦是佛陀道果。我等不可怠慢,還需禮遇一番。”
眾人出的瑤池,凝眸一望,就見萬千佛光之中,一菩薩白紗罩身,手持淨瓶而來。
二位佛祖合十問好:“參見觀自在菩薩,菩薩安好!”
觀自在菩薩不敢怠慢,亦是跟眾人認識介紹一番,來見天尊和金母。
菩薩盈盈一笑,單掌樹立,問候道:“貧僧乃南瞻部洲觀世音菩薩,有幸獲邀來此蟠桃盛會,不勝感激。”言罷,送上琪花瑤草。
昊天知道這位菩薩智慧廣大,道行高深,連忙答道:“菩薩客氣了,我天庭掃榻歡迎,若有疏忽不周之處,還望恕罪,多多體諒,無量天尊!”
觀音菩薩講道於南瞻部州,氣勢浩蕩,被玉帝尊封為五方五老之一,天庭四御相當,地位崇高,眾人紛紛注目。即便是西王母與昊天玉帝亦是頗加留神,看看這位氣運如日中升的大菩薩。
觀音菩薩面容稚嫩而祥和,腦後智慧浩大,渾身清淨如琉璃,遍體生香,周身隱隱約約響起師子無畏音、大慈柔軟音、大梵清淨音、大光普照音、天人丈夫音,這些妙音微弱,卻是響徹諸佛、菩薩、羅漢耳畔,清晰可辨,聞之舒心。
這些無量妙音能施眾生樂、濟度生死岸。
怪不得,有贊偈曰:
菩薩號圓通,降生七寶林中,千手千眼妙真容,端坐菩陀宮,楊柳枝頭甘露灑,普滋法界燻盟,千層浪頭放神通,光降道場中。
觀音菩薩妙難酬,清淨莊嚴累劫修;
三十二應周塵剎,百千萬劫化閻浮;
瓶中甘露常遍灑,手內楊枝不計秋;
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
南無菩陀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洪荒億萬眾生祈禱,願力加持,功德浩蕩,天地鍾愛,氣運悠長,不愧為佛門大菩薩!”昊天玉帝,心中感嘆,心中暗歎。
菩薩駕著蓮臺入了瑤池,與眾仙佛一陣寒暄,坐了左邊佛門第二尊。
幾人走轉間,西方飄來一陣碧綠乙木之氣,暗含果香,就聞太白金星言道:“地仙之祖鎮元大仙到。”
且看他:頭戴紫金冠,無憂鶴氅穿。履鞋登足下,絲帶束腰間。體如童子貌,面似美人顏。三須飄頜下,鴉翎迭鬢邊。正是號稱“長生不老神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的與世同君的鎮元子。
大仙獻上人參果三顆,用山河錦繡帕蓋著,王母娘娘笑納了。朝道門稽禮,慌得眾人連忙下了祥臺,避過回禮;朝佛門之處稽,彌勒佛和藥師佛也不敢怠慢,領眾人拜見大仙。
鎮遠子坐了道門第二尊座位,大仙正與玄都大=法師、雲中子閒聊,卻是看到一道霞光飛落,顯露出一女子來。正是媧皇宮金鳳仙子,仙子獻上幾樣媧皇宮特產,傳了女媧娘娘法旨,就在道門這廂坐了第六尊。
就在眾人疑惑地看向佛門第一尊空位之時,就見上位的瑤池金母和大天尊朝外看去。鎮元子亦是停下交談,看著瑤池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