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地府將此事報於天庭,自己不能不管,有辱天威。即刻傳旨:“著冥君迴歸地府,朕即遣將擒拿。”秦廣王亦頓首謝去。
玉帝即宣眾文武仙卿,問道:“這妖猴是幾年產育,何代出身,卻有這般道行?”
班中閃出千里眼、順風耳道:“這猴乃是三百年前天產石猴,當時不以為然,不知這幾年在何方修煉成仙,降龍伏虎,強銷死籍。”
玉帝倒吸了一口氣,這猴子在剛出生就有大動靜,背後恐有聖人庇護。自己要小心行事,以免惡的聖人。昊天想想,還是不敢造次,按下心思,聽從太白金星建議,宣孫悟空上界,恰逢御馬監缺個正堂管事,封他做個弼馬溫罷。不料孫悟空嫌官小,推倒公案,耳中取出寶貝,打出南天門去了。
孫悟空剛走,這壁廂就閃出一堆人來,只見為一人,身穿鎧甲,頭戴金翅烏寶冠,左手託塔,右手持三叉戟,威風凜凜,正是託塔李天王李靖。
其手中寶塔熠熠生輝,黃金造就,瑞光直衝九霄,祥雲繚繞,紫霧盤旋,塔頂一顆舍利子鴿蛋大小,大放無量光明,梵音若有若無,散出一股威嚴、莊重、清淨、尊貴、祥和、慈悲的氣息,群魔懾服,萬邪不侵。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降妖除魔之無上利器——黃金舍利如意玲瓏寶塔,乃是尊師盧聖所賜,內涵無量佛火,威力無窮,當初哪吒懷恨追殺李靖,就是被此物所制。
託塔李天王李靖旁邊站著一人,黃袍金甲,正是翊聖真君黑煞大將軍。翊聖真君上佐北帝,下臨九州,身披金甲,手執戈矛,雲隨步發,海逐身流,紅光杳杳,紫氣悠悠,真氣宛轉,星斗回周,千神自朝,五嶽巡遊,金童鼓吹,玉女歌謳,名列金闕,北極四聖之一,位鎮豐幽,蒼禽獅子,巨海蛟虯,三十萬兵。
兩人背後四人身披甲冑,赫然是四大天王。
南方增長天王——魔禮青,身長二丈四尺,面如活蟹,須如銅線。手持青鋒寶劍,上有符印,中分四字:‘地,水,火,風’,這風乃黑風,風內有萬千戈矛。若人逢著此刃,四肢化為齏粉;若論火,空中金蛇纏繞。遍地一塊黑煙,煙掩人目,烈焰燒人,並無遮擋。職風。
持國天王——魔禮海,用一根槍,背上一面碧玉琵琶,上有四條弦,也按‘地、水、火、風’,撥動絃聲,風火齊至。職調。
北方多聞天王——魔禮紅,手持混元珠傘,以傘之義諧“雨”;傘上有祖母綠,祖母印,祖母碧,有夜明珠,碧塵珠,碧火珠,碧水珠,消涼珠,九曲珠,定顏珠,定風珠,還有珍珠穿成四字“裝載乾坤”。這把傘不敢撐,撐開時,天昏地暗,日月無光;轉一轉,乾坤晃動。職雨。
西方廣目天王——魔禮壽,用兩根鞭。囊裡有一物,形如白鼠,名曰“紫金花狐貂”,放起空中,現身似白象,肋生飛翅,食盡世人。職順。
這魔家四兄弟乃是準提從血海度化的阿修羅族,遇到封神殺劫,身死道消,被姜子牙封為四大天王,輔弼西方教典,立地水火風之相,護國安民,掌風調雨順之權。
翊聖真君黑煞大將軍言道:“李天王,這猴頭不敢屈辱,擅自離職,私自下界,算是觸犯了天規戒律,玉帝必會下旨,擒拿妖猴,屆時必有一番看頭!”
託塔李天王左手託塔,身姿偉岸,身後披風獵獵招展,聞言,鳳目一眯,閃爍不明的光輝,言道:“這猢猻關係我佛門傳經大事,疏忽不得。正所謂:言不正名不順。雖然太上道尊同意我佛門傳經東土,但是誰知道會使什麼絆子,還是要扯上天庭這張大旗,才好辦事。不讓這玉帝與其結下因果,我佛門也難以找到藉口行此算計。”
南方增長天王魔禮青聞言,上前附和道:“不錯,這天庭重要神職皆為截教諸仙把持,玉帝雖然號令三界,對此也是憂心忡忡,唯恐權利被架空,因此一向倚重我等有佛門背=景的神仙,以此制衡位高權重的截教諸神。此次傳經東土,玉帝態度曖昧,欲要左右逢源,兩不得罪,我等卻是不得不讓其與這猴頭結下因果,騎虎難下,徹底偏向我佛門一方。”
北方多聞天王魔禮紅手握寶傘,流光溢彩,噴珠濺玉,瑞氣千條,望著地仙界東勝神州花果山,言道:“這猴頭受此怨氣,必定懷恨在心,我等還要加把火啊!”
西方廣目天王魔禮壽和持國天王魔禮海亦是笑道:“此言大善,完成此事,必定無量功德,善哉,善哉!”
託塔李天王聞言,面露喜色,一揮手,只見一個獨角鬼王走了過來。那鬼王整衣走到一旁,倒身下拜。李天王招手讓鬼王過來,一陣密語,鬼王得令出去。
幾人商量完畢,黑煞大將軍告辭自迴天師府,李天王領著四大天王回了宮闕,自待明日早朝,稟報孫悟空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