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禹在位一百二十年,傳位伯益,伯益不受,後夏禹兒子啟立國,便為夏朝。
人族感念夏禹治水的功德,把他運回朱襄氏祖居地柘城家葬,故此至今柘城朱崗寺有朱襄陵,尊之為大禹,後建祠以供世代祭祀。五千多年來,口碑至此,豐碑至此。周武王封夏禹的後代於焦。
鐵剎山松柏修竹,青山帶雨,鬱郁蒼蒼,白鹿玄猿隱現,青獅白象行藏,煙霞散彩,日月搖光,果然仙靈福地,人間天堂。
八寶洞內,盧聖面容恬淡,端坐清淨蓮臺,檀香襲襲,功德金輪掛腦後,照耀乾坤,氣息厚重。突然心念一動,運心三界,慧眼遙觀,遍周宇宙。
如今盧聖神通之不可思議,天地萬物,大道運轉都在掌中,早已知道夏禹事宜,嘆息一聲,一道金光從頂上直衝九天雲霄,元神降臨天庭。
天庭凌霄殿中,昊天上帝高坐御座,丹眼鳳眉,睥睨諸天,監察天下,突然天外流光飛來,一朵金蓮浮現殿中。
昊天眉頭微皺,龍眼一觀,一片金光瑞彩之中,天庭天師盧聖法相出現。
修行到了混元境界,元神無比強大,不但能做到元神出竅,更能神遊太虛。盧聖就是施展神遊太虛之術,法相駕臨天庭,本尊雖在地仙界億萬裡之外,卻可以將法相對映,與本尊親臨基本無異。
盧聖法相慧眼一睜,朝昊天一拱手,道:“貧道見過大天尊!”
昊天笑道:“天師有何事見教呢!”
盧聖法相道:“正有一事要啟稟大天尊,貧道弟子夏禹治水,功德圓滿,望陛下能給以撫慰一番。”
“哦!”
兩人商量一番,盧聖法相慢慢虛化,異象消失,昊天玉帝若有所思。
通明殿內,瑤池王母喜道:“夏禹十九載治水,功德浩瀚,陛下給予獎賞,一來,天庭統轄三界,有功必賞,順應天道;二來我天庭有此大功德之士坐鎮,地位更是牢固;三來人族乃是洪荒大族,我天庭更是能得人族歸心,何樂而不為。“
昊天一聞,頓時大喜,撫掌笑道:“娘娘高見!”
八寶洞內,盧聖元神歸竅,起了蓮臺,身如雲龍飄忽,如一團清光從靜室內緩緩散去,越過空間之障礙,又在洞府外凝聚顯形。
此時正是黃昏時分,夕陽晚照,映得漫天雲霞火紅一片,幻化出萬種離奇,千般玄奧。盧聖但眼看時,只見死去的夏禹魂魄飄飄蕩蕩,回到鐵剎山,來到面前,拜倒道:“見過師尊!”
盧聖言道:“夏禹,你如今功德圓滿,可喜可賀啊!”
夏禹惆悵不已,對盧聖言道:“弟子千辛萬苦,歷盡萬辛,為九州百姓治水,九州鼎鎮定九州氣運,護衛人族,卻是無法成就三皇功德!”
盧聖久久不發一言,星眸之中閃過萬千光色,卻是意味不明,慢悠悠地道:“天地人三皇已經定立,否則以你的功德,也可以成就人皇果位,天意如此啊!”
巫妖大戰後,天道預示人族當興,是以天道立定天地人三皇定人族氣運,而三位人族之皇則可永遠居住火雲洞,享受世人香火,只要不出火雲洞,就可不沾染世間因果,雖不為聖人,卻也是無量量劫不滅。
天地人三皇分別為天皇伏羲,地皇神農與人皇軒轅,三人俱是作出了對人族莫大的貢獻,如天皇創立伏羲八卦,讓世人有法可以趨吉避凶,地皇神農嘗百草,著神農百草經流傳世人,讓人族不再被病魔所擾,而人皇軒轅兵伐蚩尤,統一人族,如此三人俱是獲得了偌大功德之力,成就三皇道果。
不過,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雖是人族當興,可是除人族之外的天地萬物亦是享有各自的機緣,不可被人族獨自享有。因此,天道卻是不容再多出一位人皇了。
夏禹道:“師尊,那弟子沒有成就人皇功果,該如何自處呢?”
就在這時,鐵剎山一時之間瑞氣千條,紫氣瀰漫,太白金星駕雲從天而降,呼喊道:“人主夏禹氏接昊天大天尊詔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