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本川沒想到陸一山辦事這麼穩重老成。
這一拉閘,擺明了給他郭本川留條後路。
郭本川臉上一陣青一陣白:“陸先生,你的心意我領了。”
“道上說說吧。”
陸一山把那竹雕臂枕放在光線下,指著那竹葉說:“郭老,現在的模擬技術雖然高超,做舊也容易。”
“但也就是欺欺外行。”
“咱們內行就跟那櫃檯的點鈔員一樣,點得久了,光憑著氣場,就能感覺到真假。”
“郭老雖然在這一行上也算是有名望的人。”
“但是還須望聞問切之法。”
“我就略有不同。”陸一山胸有成竹的說道,“我看見這些東西,就能追本溯源,感受到它年代的氣息,雕刻的過程。”
“現代的仿古,有機器有人工。”
“機器過於先進,線條就過於流利。”
“但是因為機器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東西,它越是流利,這個光面上就越是沒有動感,缺少人情味。”
“至於人工,”陸一山苦笑一聲,“現代的人確實比之前的生存條件好太多,很多東西都比古代先進。”
“但唯獨技藝詩詞畫工雕刻,卻是一代不如一代。”
郭本川心中贊同他這個理念,卻不服氣的說:“就算是這樣,可是古人雕刻講究一氣呵成。”
“這其中有斷紋,還有粗紋,明顯不合理。”
陸一山哈哈一笑,無奈的說道:“你可能忘了我們有位皇帝,一生詩詞無數,數次出遊,四海八荒,但凡有點景色的地方,就沒有他到不了的。”
郭本川一怔:“你說的是乾隆皇帝?”
陸一山笑了:“正是。”
“這位皇帝風流倜儻,多才多藝。”
“最重要的是,他走到哪裡,哪裡就有他的墨寶。”
郭本川瞭解這位皇帝,辯解說:“但是這裡並無他的絲毫筆跡印章。”
“他雖然處處風流,可是所到之處,無論是題詞、作畫,或者是收藏,必有他的書印。”
陸一山笑了:“乾隆時期大興文字獄,他自詡自己是青龍,這首詩若非是他所寫,誰敢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