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駁論的孔穿一時之間站立上面,卻是無從開口。這公孫龍的觀點只不過是饒了個彎,他們這些儒家士子循規蹈矩慣了,往往“之乎者也”的辯來辯去卻是無從破題。
趙勝看到此,哈哈大笑著道:“太子倒是慧眼識見,來時就預見這一切!”張瀟卻是搖搖頭說道:“王叔此言差矣,今日與公孫龍駁論的是孔穿,若是旁人怕是現在所言還為時尚早。”
“哦……”趙勝聽此,言語中帶著不信的疑問,見到太子丹言語,田單收回場中的眼光問道:“怕是太子已有應對之語,單願洗耳恭聽!”
張瀟聽到田單的話後,擺手輕笑著道:“應對之語談不上,只是在與公孫龍駁論時,孔穿是沒有理解什麼是名,什麼是物,以及包含和被包含的關係,所以才會混淆了概念!”
“包含與被包含?”聽到太子的話後,幾人聽此一驚的問道?
張瀟聽到這話後,神色不變的繼續說道:“眾所周知,馬有多種顏色,白馬,黑馬,“斑”馬……但這些馬不論什麼顏色,它們都具備馬的特點,所以都是馬!”
而場下面的孔穿卻是沒有張瀟如此談笑風生,公孫龍見到他臉色無神,許久未曾相出對語,就得意道:“先生遵奉儒家的學術,卻反對仲尼所贊同的觀點;想要跟我學習,又叫我放棄所要教的東西。這樣即使有一百個我這樣的人,也根本無法做你的老師啊!”
孔穿聽後更是臉色羞愧,無法回答。
場下的駁論已然尾聲,可臺閣角處卻是才剛剛開始。張瀟接著道:“白馬乃是馬的一個子集,從屬關係,白馬是馬自然沒錯,但“馬”卻不一定都是白石,還可能是指其它各種顏色的馬,因此公孫龍的論點,白馬非馬是錯誤的,如果改說成馬非白馬,還有幾分道理的!而名家的經典詭辯之說[白馬非馬]就是這裡讓人繞不過彎,才讓公孫龍有可乘之機。而孔穿更是循規蹈矩慣了!“楚人是人,而人非楚人”這才是儒家孔夫子之意,因此方才我說,公孫龍一語倒是得罪了楚國!”
魯連子在下面聽到了太子丹的言論,對著虞信嘆道:“真如信兄所言!太子丹真大才也!”
張瀟的一番言論簡單明瞭,對於二十一世紀的人來說,再簡單不過的解釋,無非就是包括和被包括的關係,白馬具備馬的特點,它就是馬,但反過來說馬可不就都是白馬了,還有可能是其他顏色的馬,估計上過小學的人,都能明白這個道理,偏偏他們被這話的繞口給饒迷,繞進去了!
田單聽後仔細品味才是回味過來,才是一拜道:“太子真大才也!”
張瀟聽到田單的話後忙的拒絕道:“田相謬讚了,丹只是平常多聽繞口之詞,才能有所之言!”
不過,張瀟也對於公孫龍辯駁時的機智還是讚歎不已的,就對平原君道:“王叔,我所言之不過理勝於詞,而公孫龍詞勝於理,詞勝於理,終必受絀。”
“哈哈……”聽到太子對於公孫龍最後話語的評論,趙勝大笑了之。太子丹倒是明於理,他這一言一出,既不傷公孫龍的駁論之功,又在此言己所見!
田單聽到太子丹的話後,更是連連讚歎……
喜歡戰國之趙氏春秋請大家收藏:()戰國之趙氏春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