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清此時卻沒工夫來關注這一大袋子的魚鱗,他要忙著處理石斑魚,現在溫度不低,有二十幾度三十度的樣子,時間長了,魚肉變質就不美了。
於是他拿著出刃回到石斑魚旁,開始切下石斑魚的魚鰭,不過吃貨們喜歡叫它們魚翅。並吩咐蕭薇薇道:“微微,你攤好幾個袋子,我取一樣東西,你就稱一下,然後拿到冷藏艙裡面。”
“好的”蕭薇薇點點頭,將那一包厚黑的塑膠袋拿了過來,取了三隻,一個個地開啟,放到地上。
一條長長的背鰭,從石斑魚的背部三分之一處一直長到尾部,長度達到一米二左右,尤其是靠近尾部的那一段,又厚又長,看上去就很肥美。
接著是尾鰭,也就是石斑魚肚子最後面的那一片魚鰭,劉丹清一邊割,還不忘放點毒:“多好的尾鰭啊,從魚翅的角度講,這一塊叫做勾翅,是一條鯊魚身上魚翅中最好的一部分,石斑魚也一樣,這裡是最好吃的魚鰭。”
最後是兩片胸鰭,劉丹清也將它們依次割了下來。
“這是胸鰭,也叫翅片,也有叫做陰陽翅的,是最為肥美魚鰭。”
聽他這麼一陣說,好像這魚身上就沒有不好吃的魚鰭一般。
割完魚鰭,劉丹清將出刃放到一邊,取出最長的柳刃,刺進石斑魚的下顎處,然後右手握著柳刃的牛角把,左手推著刀背,沿著肚皮線往後劃。
“哇!這肚皮可真夠厚的,這要還是用出刃,可能都劃不透這魚肚子。”
劉丹清邊劃邊驚嘆道:“不過這把柳刃還真鋒利,估計能夠媲美那些專門用來分解金槍魚的柳刃了。”
這時候,劉丹清就暴露一些知識盲點了,堺孝行的柳刃本身就受很多金槍魚刺身料理大師的親睞,也就是說,這把劉丹清手中這把刀就是那些專門用來分解金槍魚的柳刃。
但是他能夠認識這三把扶桑廚刀,並能夠熟練使用,還是託了前世於海生的福,於海生知道他喜歡收集各種刀,就賣給他一套扶桑廚刀,當然,不是扶桑産的,而是他表弟用特種鋼自己個做的盜版,除了這三種,還有蛸引、三德刀,一共十把,收了他一萬多華國幣。
之後他就用這些廚刀開始料理一些魚類,還別說,扶桑人的鑽研沒有白費,這些個刀還真好用,不過誇獎歸誇獎,該罵扶桑國的時候他也不嘴軟。
“這是石斑魚的魚肝,微微,你稱一下。”
“12磅。”
“這是腸子,你也稱一下。”
“23磅。”
“重頭戲來了,這是魚鰾,不過這麼大的,應該叫做魚肚了,微微,你稱一下。”
“15磅。哇,這個就是石斑魚的魚泡泡啊,我最喜歡吃魚泡泡了,每次吃魚,都要搶泡泡吃,這魚泡泡,夠我吃上兩頓的了。”
“這魚肚直接吃就浪費了,應該要曬幹,製成花膠,那可是好東西,用來煲雞湯是最好不過,即湯的鮮美以及豐富了口感,還能夠調理腸胃和呼吸系統。”
“香江人和粵東人把曬幹的魚肚叫做花膠,是和蟲草並列的大補之物,不過那是指黃唇魚花膠和白花膠、黃鱘膠之類的名貴花膠。”
“一般的石斑魚花膠價格不貴,但是這種巨型的野生石斑魚花膠,對於腸胃和呼吸系統不好的人來說,可算是一味良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