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這裡有一點好,石頭多,想要什麼樣的就有什麼樣的,不像在海島,只能將就著用。”
劉丹清一邊壘石牆,一邊回答道:“是的,這裡有無窮無盡的亂石碎石,我可以用參差法,搭建一堵比較牢固的石牆,大家看,搭牆的時候,放完一排石頭後,上面一排的時候石頭不能和下面一排成列對齊地放,而是要間隔錯落著,這樣搭出來的牆體才會牢固。”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鄉下沒有刷石灰的老房子,它的結構就是這樣的,磚與磚之間交錯著,這樣才能形成一個整體,對了,樂高積木也是這麼搭的。”
搭好一座矮牆,劉丹清就準備開始鑽木取火了,他將曬著的幹草取了回來,再次揉搓了幾下。
“我再將幹草揉搓一會,這是為了讓幹草的莖葉更加彭鬆,這樣有了燃屑,能夠更加容易被點燃,鑽木取火在荒野求生中,是一項容錯率極低的工作,任何一個細節上的失誤,都可能浪費我們數個小時的寶貴時間。”
“好了,火絨已經準備好了,我們再檢查一下,嗯,幹草堆在我的右邊,小樹枝在幹草堆的旁邊,很好,可以開始了。”
將鑽板放到地上,小缺口正好放在火絨上面,劉丹清撚了一點點細沙放到小坑裡面,再用鑽棒的圓頭放上去,開始搓了起來,邊搓邊進行講解。
“我先往鑽板的小坑裡面撒一點點細沙,這是為了增加摩擦力,這次我展示的是最為原始的手鑽法,和上次在海島上相比,沒有使用鞋帶在上面增壓,所以産生的摩擦力會小不少,放上一些細沙,能夠提升摩擦力。”
“大家看,僅僅是一根鞋帶呃區別,我生火時就困難了很多,為了施加向下的裡,我的手不停地往木棒下面滑,這樣,我就不得不經常暫停轉動,將手提上來,繼續鑽,農村有一句老話,叫做歇一歇,三把火,就是說燒火的時候,火熄滅掉後,就算馬上點燃,也會浪費三個草把。”
“鑽木取火是一項及其考驗體力和意志的工作,相對於體力,意志更加重要,因為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産生足夠多的燃屑,有時我們花了半個小時的摩擦,終於看到有燃屑掉進了火絨,趕緊將火絨捧起來吹,但是可能因為燃屑太少,火沒有升起來,那麼所有的工作全部白費,又只能從新開始鑽。”
“鑽木取火時,最重要的還有一點,就是節奏,節奏必須保持穩定並且持續,千萬不能忽快忽慢,尤其是上手的時候鑽得飛起,但是一會沒勁了,速度就慢下來,這樣既浪費時間,成功率還低。”
“必須保持穩定的速度,不要著急,也不要灰心,大家看,已經出煙了,這時離成功已經不遠了,我們要保持淡定,繼續鑽,讓燃屑不停地産生並掉到火絨裡。”
二十分鐘後,劉丹清見火絨裡面已經能夠看到好幾個若隱若現的火星,就停下手中的活,小心地捧起火絨,放到面前,吹了起來。
一口悠長平穩的氣息過後,火絨裡面産生了白色的濃煙,劉丹清轉頭深呼吸一口氣,再次吹了上去。
“轟”,橘黃色的火焰從火絨中串了出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