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斌和唐納森雙雙出局,特拉維斯則藉機推進至三壘。
緊接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士氣得到提振的卡彭特與藍鳥4棒包提斯塔激鬥至2好3壞好球數時,用1顆89邁快速指叉球走外角將包提斯塔三振。
藍鳥3出局,留下三壘殘壘空手而歸。
第1局結束。
雙方打線初露崢嶸,彼此給對方先發投手來了個下馬威。
接下來的2局上半和三局上半,
馬丁配球時以變速球做主軸,搭配曲球和快速球建立速差,同時充分利用埃斯特拉達投球的特殊垂直位移能力,讓其投變速球和曲球時將球儘量壓在好球帶下緣,投快速球時則將球丟進好球帶上部,以此製造白球進壘位置高低落差。
說起來,
埃斯特拉達的投球機制有些特別,他的甩臂方式、放手點位置以及手指施壓有些特別,這令他投出來的球路垂直位移量偏大。
不妨用道奇王牌投手克肖和他進行對比。
根據大資料系統最近2年統計結果,
四縫線快速球垂直位移平均值:
埃斯特拉達為30.22厘米,排名全聯盟第1,也是去年唯一一位丟出31厘米垂直位移的投手;而克肖為28.96厘米,排名全聯盟第6。
變速球垂直位移平均值:
埃斯特拉達為24.89厘米,排名全聯盟第1;克肖則為24.64厘米,排名全聯盟第2。
雖然差距不大,但是埃斯特拉達也還是勝出了不是?
當然,
這個比較結果不等於說埃斯特拉達這2個球路的品質勝過克肖,因為這僅僅只是垂直位移,並未包含水平位移以及球的轉速等其它重要因素。
此外,
克肖「地表最強左投」的美譽也不是用嘴巴吹出來的,他最著名最拿手的大麴球垂直位移可輕輕鬆鬆吊殺埃斯特拉達。
那麼,垂直位移大會給投手帶來什麼好處呢?
當然有好處的。
球的垂直位移量越大,越容易給打者造成「飄」的視覺效果,從而對球的下墜速度出現誤判,容易導致揮空,或者令球棒有更大機率擊中白球下緣而無法擊中球心,無法形成高質量打擊。
言歸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