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奇繼續登板投球。
洋基4棒貝爾特蘭打頭陣。
貝爾特蘭37歲,左右開弓打擊屬性,是一位防守糟糕,打擊表現卻十分靚麗的外野手。
這種棒子強手套弱的球員,恰好符合洋基總教頭吉拉德的審美觀,也完全匹配洋基攻強守弱的球隊生態。
其實,
不只洋基感興趣,藍鳥等許多球隊對這種型別的球員也都表現出濃厚興趣。
相比之下,
守強攻弱的球員如果不是防守很突出,在球市上往往賣不出好價錢,而進入先發陣容的機會,也比攻強守弱的球員少許多。
言歸正傳。
2013賽季結束後,
在博拉斯巧舌如簧的遊說下,多金洋基甩出3年4500萬美元合約,貝爾特蘭心滿意足乖乖就範,賣身邪惡帝國成為一名打線悍將。
不得不說,
花錢方面,洋基簡直是揮霍無度,聯盟中除了同屬豪門的紅襪、道奇外,恐怕其它球隊只能眼淚汪汪地懟天懟地懟洋基了。
2014賽季,
貝爾特蘭因傷缺席1個多月,僅僅出戰109場,受傷勢和年齡影響,繳出.233.301.402打擊三圍,rc+97的成績。
這個成績貌似還勉勉強強過得去,但對貝爾特蘭來說卻是明顯的衰退。
尤其是.233的打擊率,讓人不忍直視。
這種表現,別問是否對得起對不起洋基支付的1500萬美元年薪,恐怕就是給1000萬美元,洋基也是暗戳戳鬱悶到想吐血的。
要知道,
2001~2013期間,貝爾特蘭的rc+數值除了2002117)、200596)和2010106)外,其餘賽季均在120以上。
所以,
憑藉牛c哄哄的棒子,貝爾特蘭8次入選全明星,3次拿下國聯外野手金手套,2次榮獲國聯外野手銀棒獎。
除此之外,
貝爾特蘭速度快,擅盜壘,並以生涯0.877盜壘成功率成為大聯盟記錄保持者,可惜到了今天,這個突出亮點也隨年齡增長而衰退到蕩然無存。
然而,
老炮就是老炮,一不留神,分分鐘射你一臉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