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趣!上肩投法的動作無可挑剔,控球能力也強,就不知道他的續航力怎麼樣。”
<b球隊的先發投手,比賽中一般至少要打滿5局,然後開始拼牛棚。
所以,
穩定發揮,並具備一流的續航力,變成為先發投手的基本要求。
否則,就只能被球隊作為中繼救援,或者終結者進行培養。
投手的投球方法大致有5類:上肩投、斜肩投、側肩投、低肩投、低肩側投。<b,時下流行的是斜肩投和上肩投,其餘三種則相對比較小眾。
上肩投法和斜肩投法兩相比較。
前者更顯霸氣,對打者的視覺和心理產生更強的壓迫感。
除此之外。
其球速通常比斜肩投法要快,球進壘的角度更犀利,球威更強。
但另一方面,其缺點也十分明顯。
這種不太符合人體工學的投球方式,令投球難度大,控球難,肌肉群容易疲勞,導致續航力相對較低。
最關鍵一點:
<b投手多數選擇採用更符合人體工學的斜肩投法。
而日職投手,則更偏好上肩投法。
言歸正傳。
“續航力的確是個問題。不過,也要看他的習慣,如果他覺得這樣更適合自己的身體習慣,也不是什麼問題。”
“況且,高中生級別的比賽,畢竟不是小聯盟和大聯盟比賽,時間和強度難以相提並論。我覺得續航力倒不是太大問題,能堅持4局就好。”
投球助教特拉弗有些不以為然。
說話間。
厲斌開始動作。
將食指與中指握在球的外側縫線處,右腿高抬,隨即在空中優雅地一劃。
咚!
右腳落地,左臂猛然甩出。
球出手前一剎,厲斌手腕快速轉動,手指同時下壓。
咻!
球脫手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