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決定多留0.1秒時間觀察。
可別小看這0.1秒。
用資料說話。
投手丘上投手板前沿,距離本壘板尖端,距離為18.4米。<b優秀職業投手高達100邁160公里)時速的快速球來說,只需0.4秒就可飛抵打擊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根據專家的測算。
這0.4秒時間,打者是這樣分配時間的:
大腦花費掉0.1秒,用來處理來自眼睛的影象。
0.025秒對身體發號施令,腰部和手臂開始動作。
再扣去打者奮力揮棒的0.125秒時間。
也就是說,留給打者進行判斷,決定揮棒時機和打擊角度的全部時間,僅僅只有......
0.15秒!
這是一個什麼時間概念?
根據研究資料,人正常眨眼一次,花費的時間大約0.2~0.3秒。
所以......
一眨眼這個動作可分解為兩步:
當眼皮閉合,打者就需完成判斷並開始動作;
當眼皮開啟,打者揮出的球棒就要與球進行親密接觸,相愛相殺。
幸運的是。
眼前遊騎兵投手58邁的球速,飛臨打擊區大約需要0.71秒。
而厲斌的揮棒速度達到73邁,揮棒擊球時間大約花費0.19秒。
這個資料是什麼水平?
根據權威統計。
大學生和高中生的平均棒速是65~80邁小時,打擊耗時0.15~0.21秒;
職業選手的平均棒速是75~90邁小時,打擊耗時0.12~0.18秒
厲斌年方14歲,這個資料,
厲害了!
所以,厲斌可以用來進行判斷的時間有多少?
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