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大芙蓉
左將軍王雷樂得屁顛屁顛地跟在賢王爺後面,這時右將軍王振聽到帝臨樓,嘴角流著口水,滿臉渴望地看著聖人王龍曉道:“聖人,您看我出來好幾個月了,大哥是龍威軍主帥,我只是個副帥,要不我也回皇都休息一下,等戰事起時,和你們一起來邊境,您看行嗎?我也甚是想念母妃呀!”
右將軍王振見聖人不理睬自己,就跑到大哥王毅身邊,不停地搖晃著大哥王毅的臂膀,極像一個撒嬌的小姑娘,還用手帕擦著嘴,在大哥耳邊不斷低語著。
龍威軍主帥王毅看著口水掛在嘴角上的弟弟王振,有些不好意思得望向聖人王龍曉道:“要不,就讓振弟和您一起回皇都吧!戰事起,你們一起回來吧!”
“好吧,那王振和我們一起回去。王帥你初掌大軍,遇事一定冷靜,多和房參軍商量!我們就先告辭了!國公爺、鶴哥走吧!我們去休息了一下,養養神!”聖人王龍曉囑咐道。
天色剛亮,朝陽初升,早飯過後,帥府府門口,聖人王龍曉讓賢王爺他們先上轎,望著龍威軍主帥王毅和房參軍道:“王帥、房參軍多多保重!我們等下次一起到唐都齊聚!房參軍你多和那群謀臣溝通溝通,發掘培養一下他們,不然一個人會很累的!告辭了!”
大唐出使團在回唐都的路上,轎內賢王爺和聖人王龍曉說道:“龍兒,你認為陛下會給你什麼封賞呀!勞累一個月了,收穫豐厚!”
聖人王龍曉看了一下劉鶴,又看一下衛國公衛佰策、左將軍王雷以及右將軍王振,說道:“我們文王一脈,只要文王這一個王位就行了,我們無戰事不掌軍,戰事起時,軍隊盡節制。”
“只受命於陛下一人!賜我一些錢帛走走過場就行了,到時候這些家產都是我鶴哥的。我們都要上仙門修行,身外之物不會帶走!”
左將軍王雷驚訝地看著劉鶴道:“這麼說,還有不到兩年,大唐一統天下時,劉鶴就要被封文王了,而且還富甲天下。我的天呀!劉鶴你不得了!”
劉鶴卻高興不起來,無精打采道:“若是我有修煉之資,我寧願和父王他們一起到仙門修行!我一直受恩,而沒有報恩的機會!還一家人分離,我心裡不好受!”
聖人王龍曉安撫道:“父王的願望是什麼?文王府的宗旨是什麼?一切為天下百姓為先!為國為民,這個重任我們沒辦法去做了,由你和你後代一起終身去做,你們做好了,就是報恩!不僅為我們,也為你自己!不要傷感呀!盡心去做就好!”
衛國公衛佰策感覺到傷感的氛圍,趕緊轉移話題道:“老王爺,齊王爺已經出發了吧,好久沒有見齊王爺了,好想念呀!你們兩個,一個像文士,沉穩老練,一個像武士,剛猛火爆。你們在皇都有沒有什麼樂事發生呀,聖人你和我們說說唄!”
聖人王龍曉開始演說了,妙語連珠,逸趣橫生,說著很多皇都的趣事,賢王爺看不慣眉飛色舞的王龍曉,不斷搭腔反駁,轎內歡聲笑語,其樂無窮。轎外禁軍隊長唐國智緊跟著轎旁,安靜地聽著他們的交談,嘴角的弧度開始變大......
正午時分,大唐出使團來到唐都慶陽,老王爺王宇飛帶兩個兒子回賢王府,衛佰策自己在人的帶領下,去看自己的衛國公府。劉鶴自己先行迴文王府,而聖人王龍曉回皇宮交旨去了。
大唐皇宮承德殿中,武威陛下看完五份協議文書,對聖人王龍曉說:“龍兒,你的貨幣文字度量衡計劃已經完成,你的政令計策在各國推行的如何了?給朕說說!”
聖人王龍曉解說道:“道中國的佈局,我們已全部落子在棋盤上。靜等麥收時,戰事起,我們就該出兵了,我估計一個月左右就可以收取道中國全境。那時未央國、魏國,我們攻入道中國國都時,只需修書一封,他們就會投降我們大唐。”
“穩住齊國,只剩楚國就好辦了,到時候我再去出使一次,李家與大唐有私交不錯,勸降之,而且李家勢力範圍緊鄰魏國,在領土人口上,進步壓縮楚國,若他們不肯成為我們附屬國,就找合適理由開戰!若是他們答應,那樣幾乎不動刀兵就可以佔領楚國。”
“然後在楚國推行推恩令,這時楚國就全部成為大唐領土了,最後還望陛下親征齊國,陳列兩百萬軍隊在齊國邊境,他們必降!我在齊國、楚國都只落下大棋子,還沒到仔細布局的時候。”
“年內收道中國、未央國、魏國三國,然後鞏固之,齊楚後年再說。飯要一口一口地吃,吃太多會撐著我們。那樣勞民傷財,生靈塗炭,會過度損傷百姓。代價風險都太大,不可為之!我們要最大限度不傷民,天下的百姓以後會是大唐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