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我為太子師> 第106章 本宮和你一起擔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6章 本宮和你一起擔著 (1 / 4)

隋朝的關中大旱,究竟持續了多長時間,是一個月還是三個月,是半年還是一年,歷史上並未詳細記載。

雖然楊安和太子,在隋文帝面前爭取到了開倉放糧,救濟災民。

但楊安還是心中沒底。

因為他不知道災區官倉中的糧食,能不能支撐到大旱結束。

官倉中的糧食,最多隻夠支撐半年。

如果半年過去,旱情仍然繼續,隋文帝一定會遷怒於楊安和太子。

楊安深知,古時歷朝歷代,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普遍相信“災害天譴論”。

一旦發生自然災害,他們會認為,這是上天對人間的示警與懲罰。

而皇帝的處理方法通常有兩種:

一是按照慣例,下罪己詔。

二是朝廷中的重臣,會阻止皇帝下罪己詔,並主動攬責,請求皇帝罷免自己的官職。

這兩種方法的目的,同樣都是為了獲得上天的諒解,以緩解降下的災害。

但不同之處在於:

第一種方法,是皇上為了維護皇朝統治,用來籠絡人心,加強統治。

即使不能免除災害,但至少不會造成其它負面影響。

而第二種方法,則極有可能被心懷叵測之人利用,用來攻擊朝中重臣。

皇帝有可能急著找替罪羊,正好借坡下驢,免掉朝中重臣的官職。

一旦朝中重臣被免官,就會造成權力的重新洗牌,甚至會引起朝政動盪。

楊安現在擔心的正是這點。

一旦半年過後,災情仍然不能得到有效緩解,官倉中的糧食被消耗殆盡。

不光隋文帝會因此責怪他和太子,

那些平日裡本就嫉恨他們的官員,也會趁機煽風點火,落井下石。

而那些風吹兩邊倒的牆頭草們,看到太子失勢,也會調轉矛頭,倒戈相向。

楊安在建議開倉放糧之前,便已想到了這些。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