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傾硯> 第135章 遲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5章 遲早 (3 / 3)

想到那老者驚見護衛之人慘死在面前,跌落馬下狂噴鮮血,用最後一絲力氣吼出的話語,戰宇莫名地心痛難過——

“可嘆老夫一生為你謀劃,到頭來……竟不如……可憐達兒……那般對他,忍了多少年才對老夫下殺手……宇文慶!畜生!你這畜……”

逸王府一案既出,朝野震驚。雖然尚未結案,但有司透出信兒來,真兇直指北鄭。逸王宇文達素有勇武之名,性子又曠達豪邁,大周尤其是習武之人,崇敬他的大有人在。因為這,不止北鄭邊關起了幾場小衝突,大周民間主張征討北鄭的呼聲一路高揚,更時時有人至逸王府舊址廢墟上祭拜。

大周自高祖年間便尚武,如今這股子武道熱忱又前所未有地高漲起來。

由這件事而生髮的,最最讓滿朝文武看不明白的,就是今上的處置。一應職官罰奉的罰奉,斥責的斥責,倒真沒什麼傷筋動骨的大板子打下來。

可是,相王府卻被莫名地牽扯了進來。皇帝連著幾道旨意,流水價地頒下來。先是以“憊懶怠慢、救護宗族不利”的名頭褫奪了相王的宗正之職,並降親王爵為郡王爵;接著,認命相王世子宇文克勤為宗正,享郡王奉。

群臣於是看不懂了:今上這是打壓相王府,還是捧相王府呢?

有腦子靈光的,驚憶起十年前的往事:先帝駕崩,新君即位前夕,曾經的太后如今的太皇太后不就是把前宗正宇文承吉給褫奪了嗎?如今這架勢,怎麼看都像是大事要發生的前奏啊!

更有人傳言,前段日子今上悄悄離京,據說是去了漠南,領回來一個小姑娘。這小姑娘可不是個普通的,據說是昔年先帝幸漠南時,與漠南長郡主兩情相悅留下的血脈。

這還不算,接下來的,更讓他們大跌眼鏡。因為逸王宇文達薨,其無子嗣,故皇帝下旨,命新宗正宇文克勤剛出生的幼子過繼為逸王嗣,承襲逸王香火。並且,賜名為宇文楷,抱入宮中撫養,只等長大成人。

這一舉動可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意味深長得很。

宇文克勤長子名宇文斐,從“文”字旁。次子自然也該循著這個規律,可他卻被天子賜名從“木”字旁,這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呢?諸臣工無不想起那位據說是先帝血脈的小姑娘,似乎叫做宇文棠?也是個從“木”字旁的。這其中,又有什麼關聯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如今,他們這位皇帝的心思是越發的難猜了。只是,不知道今上領回個先帝的血脈,到底是怎麼個打算。是要讓其認祖歸宗嗎?還是……今上對這個小姑娘有所忌憚?畢竟,現今的天下是皇帝的,將來的天下也只會是她的子孫的。

還有,大周人都知道先帝與曾經的皇后如今的太后伉儷情深,不知太后面對這個先帝同別的女子所誕下的骨肉時,心中作何感想。

他們並不知道,傳言中的主角,太后景硯,這幾日都沒出過坤泰宮一步,彷彿不問世事了一般。

坤泰宮的宮女、內侍也都暗自疑惑:往日裡,陛下恨不得日日長在坤泰宮中,纏著黏著太后,何曾這麼久不來過?據說是朝政繁忙,可也不至於連問安的工夫都沒有吧?

秉筆和侍墨心裡也犯嘀咕,正疑惑間,突聞太皇太后的儀仗到了。二人驚異,除了上次太后病了,太皇太后何曾親自到過坤泰宮?

二人心中忐忑著,腳下卻不敢耽擱,忙稟告景硯。

景硯這幾日只把自己當做了繡工,除了用膳、安歇,餘下的時間,不停歇地縫製、繡花樣。

聽到二人的稟告,她頓住了——

她知道,這一日遲早要來,她也早已經整理好心緒面對。然而當真到來的時候,她心中卻忽生出難以剋制的疼痛。那疼痛,狂虐地撕裂她的心,讓她喘|息都覺得困難。

是不是,從此便路歸路,橋歸橋?

是不是,從此便咫尺天涯?

太皇太后面沉似水,帶著玉玦,直闖入坤泰宮中。

景硯忙起身行禮。

不待她開口問安,太皇太后一眼瞄見屋內榻上、桌案上、椅上散佈的繡品、衣衫、飾物,尺寸、樣式無比的熟悉,本來七分的怒意瞬間添至十成十,揮手命秉筆、侍墨退下,緊接著,對景硯低喝道:“你,給哀家跪下!”

喜歡傾硯請大家收藏:()傾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