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鬥行當因為手藝的差異也分為四門——摸金門、發丘門、搬山門、卸嶺門。
而其門人又分別被稱為摸金校尉、發丘天官、卸嶺力士、搬山道人,有句話便是用來描述他們各自所擅長的本事的:“摸金有符,發丘有印,搬山有術,卸嶺有甲。”,只不過大部分外行人並不清楚其中的含義。
其中搬山道人的“術”,指的就是他們最為著名的“搬山分甲術”,這門手藝是一種與茅山道士手法類似的道術,在倒鬥的過程中,搬山道人不但可以使用一些簡單的道術對付古墓中的大粽子,還可以設計一些機關陣法專門用以壓制墓葬中的邪物,而不是像龐小鬥一樣見到粽子和邪物就只能想方設法逃命。
因此比起其他的倒鬥門派而言,搬山道人更具神秘感,而且安全性更高。
這時候就有人便要問了,如果是這樣的話,搬山道人看起來好像要比摸金校尉強出很多啊,那他們為什麼沒有摸金校尉有名氣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搬山道人雖有“搬山分甲術”,擅長對付大粽子和邪物,但他們也有一個非常致命的短板,那就是:搬山一門創派的時間較其他三門晚了不少,基本沒有傳承到什麼風水五行之學,空懷一身本事卻不善於找不到墓穴,這無疑是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劇。
而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歷史上的搬山道人一個個還特別的孤傲。
摸金校尉既有校尉這一官職,這就足以說明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摸金校尉還是懂得一些人情世故的,必要的時候,為了自身利益也會拉幫結夥物盡其用各取所需。
但搬山道人不同,他們行事歷來就是獨來獨往,從不與任何人合作,尋找墓穴的方式也是基本靠打聽,若是運氣好打聽到哪一處有墓穴存在,他們便會孤身前往此處,可是又因為能力所限無法定出穴位,他們只能漫山遍野的開洞放炮碰運氣……也就是大部分內行人頗為不屑的喇叭式盜墓。
這種盜墓方式對墓穴的破壞性實在太大,使得墓穴完全失去了保護,各種其他的損害就會接踵而至。
而這種做法對其他倒鬥三門的行規簡直就是一種侮辱,自然會被其他門派所排斥,再加上因為理念的原因,茅山一派也容不得他們,所以搬山一門極少表露真實身份,只能以道士的身份周遊國內各地,同時也沒有太強烈的善惡與民族觀念。
“你好,我的遊戲名字叫城裡套路深,摸金校尉傳人。”
聽完百無一用的介紹,龐小鬥和善一笑,倒是主動遞上一個好友申請。
現在都什麼年代了,所有的倒鬥門派都已經快要徹底消失,倒鬥的手藝也已經快徹底失傳,龐小鬥自然不會太去關注那些所謂的門派之見,更何況祖師爺定下的規矩之中也並沒有規定不許與搬山道人來往。
而他更關注的則是另外一點,他這個摸金校尉傳人擅長“分金定穴術”,煙起情仇這個搬山道人傳人擅長“搬山分甲術”,兩者若是能夠緊密合作,那豈不是如虎添翼?這遊戲裡面還有過不去的神秘墓穴?
事實上,進過這麼多大墓,經歷了那麼多次非生即死的險境之後,龐小鬥對於這裡面的神秘墓穴已經起了一些敬畏之心,畢竟很多時候若不是運氣好,他還真就沒有辦法活著走出來,摸金校尉也不是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
而從另一個側面來講,搬山道人的一些東西恐怕在面前的這個搬山道人傳人身上也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起碼在歷史上,是絕對沒有任何一個搬山道人會表露自己的身份的,但這姑娘卻早早就承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