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禹新亡,晉朝得位不正,天下輿論大多還是站在寧國這邊的,所以寧國的詔書發出去,得到了很多大禹讀書人的支援。
鬱寧將這攤子事弄清楚後,正準備出發去嶺南道時,謝芳芝突然來求見。
“殿下,臣想隨殿下一起前往嶺南道。”
謝芳芝進來後,同鬱寧行完禮,就直接表明了來意。
說話時,她的眉宇間一直含著幾分憂色,語氣也不如往常的溫柔,帶著一股決絕的語調。
鬱寧聞言有些詫異,不過如今寧國在各島開辦的學院,已經進入正軌,謝芳芝目前除了主持學院考試的事情外,倒是沒有其他要事。
想到謝維出征這麼長時間,她或許是想念兒子,正好嶺南道被佔領的地方,也需要開學院對百姓進行教化,遂點頭同意了她的要求。
第二日,鬱寧將寧國國內的事情交給蘇浮生後,自己就帶著謝芳芝、喻石泉等人去了嶺南道。
十日後,鬱寧帶著人低調地進入了連州城中。
張川和謝維帶著眾將來拜見後,鬱寧對後續嶺南道的事情進行了規劃。
寧國出兵六萬人,後續陸續增援至十萬,幾場戰爭下來,有生力量還剩下七萬左右。
想要既守好打下來的城池,又要繼續攻打嶺南道剩餘的地盤,是有些困難的。
鬱寧瞭解了軍中情況後,決定先暫停戰爭,將已經佔領的地方消化之後,再繼續下一步計劃,也免得將謝氏逼急了跳牆。
這次鬱寧過來,也是為此。
她這次帶來了喻石泉任連州府主官,另外幾座城市也從瀅炆島調任了官員過來。
政務上的事情,安排完後,鬱寧解散眾人,自己帶著刑悠和嚴琦在城中閑逛起來。
另一邊謝維見到謝芳芝過來,很是驚訝,會後母子二人就匆匆回了謝維在連州城的住處。
“娘你怎麼親自過來了,難道那封信上寫的事是真的?”
謝維帶謝芳芝進屋後,就迫不及待地發問。
謝芳芝看著已經完全長成大人的兒子,眼睛有些發酸,聞言艱難地點了點頭。
她拉過謝維的手,帶著他一起坐下後,才緩緩將當年的事情娓娓道來。
這原不過是一場爛俗的戲碼,誰知卻真實的發生了。
二十多年前,謝芳芝原本是嶺南望族謝氏家主的嫡長女,及笄後的她多才多藝溫柔貌美,求娶的媒人踏破了謝氏的門檻。
可是她卻同自家的門客,早已兩情相悅。
以謝氏的門楣,謝家主自然不同意這場婚事,謝芳芝見家中不顧自己意願,另要給自己定親,決然地帶著情人私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