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則,如今瀅炆島上,真正的讀書人,畢竟還少,所以閱書閣的事務,並不算多。
鬱寧想著,陶熹確實是個不錯的人選。
第二人,是如今跟著廖蓉蓉從事商貿採購的黃月。
黃月年紀不大,不過二十四五歲,辦事卻很有手法。
跟著廖蓉蓉一起,歷練這麼長時間,為人更是圓滑周到。
第三人,也是從千湖島出來的,名叫孟仁,前面一直在管理製糖工坊的事情。
如今製糖工坊在他的管理下,已經發展到了五千人的規模,每日産糖量更是高達三千斤。
能將如此大的製糖工坊,管理得井井有條,孟仁確實是個有本事的人。
剩下兩人卻是後面才來瀅炆島的新人,一男一女,分別叫喻石泉和阮南燕。
兩人年紀都不大,能被選上,卻是因為兩人都有不俗的學識。
這樣說吧,他們兩人都是如今瀅炆島上,難得的真正的文化人。
其中喻石泉更是在十六歲時,就拿下了嶺南道鄉試第一名,成為大禹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解元。
可是還未等他去參加會試,禹京城就被亂軍攻下了。
之後又因為他所在的柳州,被嶺南道和江南道兩路相爭,只得帶著家人逃亡。
後面因為意外結識了魯玉等人,才選擇來到了瀅炆島。
去年剛來,他就以最快的速度從學院的中級班畢業,然後進入了吏部中做事。
如今也是雲姑姑手下的一名幹將,能夠被選上來也不算意外。
另外一個阮南燕,雖是女子,但是名聲卻比喻石泉更盛。
準確的來說,應該是她的美豔和才華都曾名滿天下。
她是十裡淮河出來的花魁娘子,也是所有大禹男人的夢中情人。
如今的她雖然已年過二十,但是風華依舊。
會來到瀅炆島,完全是一個意外。
因為她和廖蓉蓉是舊識,兩人意外重逢後,恰好阮南燕厭煩了青樓中的生活,就用自己的積蓄,拜託廖蓉蓉給她贖身。
廖蓉蓉見到舊友相求,自然沒有推拒。
阮南燕脫離青樓後,沒有去處,聽說瀅炆島女子也能做官,就隨廖蓉蓉一道來了。
她本就聰慧,學起學院的東西也快,從學院順利畢業後,就被放到了刑部去。
不想她竟然幹得很不錯,這次也被舉薦了上來。
鬱寧將名單念給大家聽後,詢問眾人的意見:“大家覺得派誰去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