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融入腦海中,朱棣迅速閉上雙眼,開始消化起來。
作為一代雄主,朱棣悟性極佳,對於冊子上的內容,越看越入神,越看越心驚。
他心想:“天幕盤點出來的大明弊政和內部問題,竟不足冊子上所載的三分之一,朱綾小小年紀,觀察力便如此透徹入骨,若非親眼所見,真不敢想象這世上竟有如此恐怖的天才。”
殿內眾人看著閉目消化的朱棣,心中連連感嘆:“朱棣不愧是氣運之子,輸了對比,不僅有安慰獎可以拿,還有另一個世界女帝饋贈禮物。小小一本冊子,卻蘊含著無數智慧,對於帝王而言,卻比傳國玉璽還要珍貴。”
過了大概一盞茶的功夫,朱棣大致消化了冊子上所載的內容。
當他睜開眼睛,見朱元璋神色複雜地盯著自己,不禁嚇了一跳,連忙退了好幾步。
朱元璋輕輕咳嗽兩聲:“比起朱允炆那個廢物,你的確比他更適合繼承大明江山,但……”
他語氣一轉,掠了太子朱標一眼:“嫡長子繼承製乃是宗法傳統,皇位傳承,不能因你而亂了規矩,即便你將來開創了永樂盛世,終究是違背了禮法,篡權奪位,缺乏合法性。”
朱元璋言辭犀利,語氣卻前所未有的軟和。
眾人如何聽不出皇帝內心的糾結。
一個是大明的未來,一個是他最愛的好大兒。
涉及宗廟傳承的大事,眾人眼觀鼻鼻觀心,誰也不敢亂開口,就怕惹禍上身,九族消消樂。
朱標感動於老父親對自己的偏愛,卻不想他因一己之私,影響了大明的未來。
於是,他走到朱元璋面前,恭恭敬敬跪了下來:“父皇,深宮喋血千秋恨,何如人間作讓皇,兒臣願效法讓皇帝,懇請父皇廢了兒臣的太子之位,改立四弟。”
朱標口中的‘讓皇帝’名叫李成器,乃是唐睿宗李旦的嫡長子,唐玄宗李隆基的嫡兄。
作為嫡長子,李成器原本擁有著無可撼動的繼承權,且李成器在當年李旦第一次當皇帝時,就已經被立為了皇太子。
父親李旦再次上位,李成器再次成為太子,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大唐當時的形勢很複雜。
李旦能夠再次當上皇位,庶出的皇三子李隆基居功至偉,如果李成器成為太子,極有可能重演玄武門之變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