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雙大明對比:朱元璋求我當女帝> 第218章 另一種人生(4)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18章 另一種人生(4) (1 / 3)

正因為青藏高原,賦予了亞洲得天獨厚的巨大季風區,雨熱同期,種植糧食可以輕鬆達到一年兩熟和三熟,所以才有如此驚人的土地承載力。

農業社會,看天吃飯,華夏與天竺兩大文明古國,當真享盡了上蒼的眷顧。

可能有人要反駁,世界最好的地盤應該是阿美莉卡。

阿美莉卡那塊地,東西兩大洋,南北無強鄰,平原面積廣大,且擁有黑土地,密西西比河與五大湖縱貫全境,這才是真正的天選之地。

有這種想法的人,顯然是地理不及格。

若阿美莉卡的土地真的那麼好,那麼完美,為何數千年來不曾誕生過一個文明古國和強大的政權?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界上也不存在絕對完美的領土。

阿美莉卡也同樣如此。

該國地理最大的缺陷,在於山脈南北走向,缺乏東西走向的高山。

這就使得來自北冰洋的寒潮和赤道的颶風能夠長驅直入,橫掃全國。

老美德州的暴風雪受災如此嚴重,電價飆升千倍,原因就在這裡。

可怕的寒潮和龍捲風,在現代工業如此發達的今天都難以應付,何況是在古代。

在以農業社會為主導的古代,北美隨便來一場颶風或者寒潮,就可以讓一個部落、一個政權,頃刻間灰飛煙滅,更遑論文明古國?

若沒有兩次工業革命帶來巨大的生產力變革,賦予人類強大的抗災能力,北美將一直是蠻荒之地。

華夏這片土地,老祖宗嚴選,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好得簡直沒話說。

但對比農業種植條件,天竺其實要比華夏好很多。

天竺三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能夠作為耕地來使用的,超過百分之六十。

華夏巔峰時期,領土一千多萬平方公里,卻不足十之二三。

天竺平原多,雨水多,熱量充沛,農業稟賦,簡直好得離譜。

然,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也許正因為農業太好了,是超大號版的天府之國,天竺土著不用怎麼努力,就有吃不完糧食,日子過得太過安逸、太過巴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