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天幕外的官員,天幕內也有很多官員,反對朱綾到處擴張。
他們覺得,作為皇帝,只要把大明這片土地給治理好,讓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就夠了,沒必要擴張出去。
再者,領土越多,負擔越大,大明也不需要那麼多領土。
朱綾卻意味深長道:“你們不明白,王朝鼎盛的時期,一定要搞擴張,不然國家走下坡路時,就會丟掉基本盤,你們可能覺得這種行徑是侵略,是不仁不義之舉,但朕寧願揹負一世罵名,也要讓子孫後代有足夠騰挪的空間,罪在當代,利在千秋,時間會證明,朕的選擇是對的。”
她停了停,嗤笑道:“什麼侵略不侵略的,失敗了才叫侵略,成功了那是民族融合,我華夏文明具有無與倫比的強大包容性,朕自信可以同化每一寸打下來的土地,讓他們徹底變成華夏的一份子。”
眾大臣見朱綾心意已決,不容置疑,也不敢再說什麼。
聽了朱綾這番話,官員們又一次在彈幕中破防了。
“成功了叫民族融合,失敗了才算侵略,真是強詞奪理,無恥,太無恥了。”
“泱泱大國,禮儀之邦,怎麼弄得跟邪魔歪道似的?”
“王朝鼎盛就要搞擴張,這叫什麼歪理學說?”
文官群體這話沒說完,就被憤怒的百姓給衝了。
“女帝這話沒毛病,土地是百姓賴以生存之本,自然是越多越好。”
“就是,我華夏文明最開始只有黃河流域那一小塊,是先輩們不斷外擴出去,融合百族,才一步步發展起來,擁有如今這版圖的。”
“什麼擴張、侵略的,小老百姓不懂什麼大道理,只知道女帝能給我們創造幸福,她就是好皇帝。”
“沒錯,對百姓好的皇帝才是好皇帝,你們這群該死的傢伙,休想在這裡顛倒黑白。”
“我們老百姓沒什麼文化,眼睛卻是雪亮的,是非曲直,心裡自有一杆秤。”
老百姓火力全開,又又又一次將官員們噴得面目全非。
新大明。
朱元璋罵道:“這群貪生怕死的文官,就知道躲在暗處發彈幕罵人,有本事跳出來叨兩句?還敢罵咱的孫女是邪魔歪道,信不信咱把他們統統送到土地廟去?”
作為軍事這一塊極其厲害的皇帝。
朱元璋恨不得全世界的領土都是大明的。
朱綾這番話,幾乎是點到他心窩上了,自然容不得這群官員藉著彈幕嘰嘰歪歪。
在場眾人面色一變,身子都抖了起來。
藍玉暴脾氣忍不住,跳出來臭罵道:“你們這群文人,就知道滿口之乎者也、聖人大道,恨不得每個皇帝都像宋仁宗那樣對你們無限寬容,卻不想想,大宋先後被遼、金、蒙古人欺負成什麼樣了?這麼喜歡說教是吧?等哪天女帝將這些領土打下來,再安排你們去教化,讓你們一次性說個夠!”
他這話一出,其他武將紛紛附和。
這群所謂的讀書人,天天就知道滿嘴噴糞,扯那個說這個的。
既然這麼喜歡說教,那就去窮山惡水之地,他們才知道厲害。
文官們被罵得面紅耳赤,心裡氣得要死,卻沒法反駁。
傳統的三綱五常,容不得一個女人當皇帝。
朱綾這位女帝的橫空出世,已經將他們心中堅持的聖賢之道踩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