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士大夫又一次淹沒在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中,被罵得狗血噴頭,體無完膚。
原大明。
“永樂大典?嗯,不錯,不錯,老四這活兒幹得漂亮!”
朱元璋看到天幕對朱棣命人編纂的《永樂大典》給出如此崇高的評價,也是與有榮焉、頗為自豪。
他雖說是個粗人,卻知道治理國家離不開知識分子,否則也不會給朱標、朱允炆等兒孫安排最好的大儒當老師,教他們聖賢之道、治國之學。
《永樂大典》對於華夏文化傳承有著深遠的影響,他當然要給朱棣點贊。
朱棣難得被朱元璋誇一次,樂得差點就要上天了:“父皇,您過獎了,兒臣……”
得意的話還沒說完,又聽朱元璋語氣一轉:“這《永樂大典》好是好,就是名字不夠大氣,咱覺得改成《洪武大典》,讓它提前二十年問世更好。”
朱棣瞬間傻眼,笑容當場僵住。
老傢伙好雞賊,居然利用天幕先知先覺搶他功績。
不要臉!
真是太不要臉了!
朱棣心裡一萬個媽賣批!
朱元璋笑眯眯道:“文化傳承,自然是越早越好,老四,你覺得如何呢?”
《永樂大典》這麼好是吧?
拿來吧你!
朱棣露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父皇所言,當然是極好的。”
“既然你都覺得好,那事情就這麼定了。”
朱元璋直接拍板定案,不給朱棣任何反悔的機會。
殿內群臣也是被朱元璋的無恥操作給震驚到了,卻沒法指責。
畢竟這事兒未來發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