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江南士紳在朝廷就變得孤立無援了。
清廷缺錢花,要求江南士紳補交這些年拖欠的稅款,態度非常強硬,不給就嚴懲,想搞戰術拖延,門兒都沒有。
江南士紳經過明朝幾百年的放縱寬容,早已成了老油條,要他們補交稅款,那還不如殺了他們呢。
由此,轟轟烈烈的江南奏銷案就爆發了。
江南士紳各種抵抗,各種使絆子。
順治一聽,頓時惱了,立刻調動八旗軍,將這群頑固分子狠狠收拾了一通。
革職的革職,抄家的抄家,問斬的問斬,蹦躂得厲害的江南學子,一律革去功名,永不錄用。
這一通霹靂手段下去,江南士紳才真的學乖了。
朱綾有鑑於此,才想著離開大明,效仿清朝那樣,組建一支自己的軍隊來對付江南士紳。
軍隊在手,天下我有!
不服是吧?
姑奶奶殺到你服!
可朱綾沒料到,未來的自己不但組建了強大的軍隊,還在清朝收拾江南士紳的經驗基礎上更進一步,利用底層百姓來對付地主、士紳。
發動底層民眾的力量,她的百萬大軍竟成了擺設。
想想也覺得挺好笑的。
此刻的朱綾,有點類似於踏入社會辛苦奮鬥多年的打工人,有一天心血來潮,開啟珍藏的日記本,看自己學生時代的碎片記錄,只覺得又矯情又做作,尷尬得腳趾扣地。
天幕中。
不可一世的江南士紳,在朱綾的算計下,被憤怒的底層民眾掛到城樓上去。
由此,‘掛城樓’也成了朱綾統治之下大明的一個歷史梗。
與後世法蘭西爆發大革命的‘掛路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資本家不做人,被人吊死掛在路燈上。
士紳地主不做人,也得掛到城樓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