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忍辱負重,裝瘋賣傻,謀略過人,各種騷操作是很厲害。
但對比之下,朱綾既能重拳出擊,又能深謀遠慮,在化解朱元璋算計的同時,為來日策反藍玉埋下伏筆,智勇雙全,仍要高出一籌。
這一點,讓人不得不服。
【第一幕對比結束。】
【開啟第二幕——稱帝之路!】
【雖說同樣是透過武力奪權,登上九五之位的,朱棣和朱綾兩人走的完全不同的路子。】
【朱棣是野心深藏,卻遲遲不敢下手,最後被朱允炆逼得忍無可忍,才選擇破釜沉舟,拉起清君側大旗。】
【朱綾卻不一樣,她最開始,僅僅是想成為第二個平陽昭公主,輔佐爺爺、父親治理天下,為百姓謀福祉,造反奪權稱帝,並非她所願。】
【可最後,她還是被重男輕女的社會,逼得走上另一條此前從未設想過的道路。】
【正如某一首歌唱的那樣:得非所願,願非所得,看命運嘲弄,造化遊戲,真情諾諾,終於隨亂紅飛花去……】
【路徑不同,也意味著兩人的稱帝之路各有風采與荊棘。】
說著,左邊屬於朱棣的紅色光幕再次滾動放大。
天幕中。
朱棣驟然起兵,殺得朱允炆措手不及。
隨後,朱允炆採納了黃子澄等人的建議,讓耿炳文率領三十萬大軍討伐朱棣。
耿炳文作為開國元勳,自身能力非同一般,是很有兩把刷子的。
但不同於常遇春、徐達等勇猛之將,耿炳文精於防守,攻擊能力稍顯不足。
昔年朱元璋與張士誠相爭時,耿炳文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硬是守城守了整整十年,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記錄。
正因耿炳文有如此才能,朱元璋對他極其器重,每次與強敵相爭,總是將守衛的任務交給耿炳文。
擅長防守,這是耿炳文最大的優點。
朱元璋立朱允炆為皇太孫,對這群桀驁不馴的開國元勳展開大清洗,弄死了很多擅長攻擊與戰鬥的猛將,唯獨留下了耿炳文,也正是看重了他防守能力強大,能夠在必要時期保衛中央皇權。
朱允炆在不瞭解耿炳文長處的情況下,硬是將一個善於防守的人才安排去打攻堅戰,與朱棣強強對碰,結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