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屍骨未寒,朱允炆就這麼迫不及待對自己親叔叔下手嗎?
黃子澄、齊泰三言兩語,就把你忽悠削藩了,這腦子是被豬親過嗎?
還有,面對難辦的事情,一般都是先易後難,先把容易的給解決了,再來慢慢解決困難的。
齊泰倒好,居然建議皇帝先收拾勢力最大的燕王和寧王,這麼勇的嗎?
真以為燕王和寧王是泥捏的任你們揉搓?
一時間,眾人都用看傻逼一樣的眼神,看著害怕得縮在角落裡的朱允炆。
朱標看了看怒火沖天的弟弟們,又看了看集體無語的大臣,氣得都發笑了,一時間竟不知道該說什麼。
以朱棣為首的藩王們氣歸氣,並沒有向朱元璋控訴。
知子莫若父,反過來最瞭解親爹的,往往是親兒子。
自個兒老爹,最重視骨肉親情。
因年幼吃過苦,失去過親人,所以成為皇帝之後,給自己的子孫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優渥生活。
他將兒子們個個封王,賜予土地、錢糧,就是希望兒孫們能無憂無慮、富貴一生。
若有人敢動削藩的念頭,不用他們開口,老爹就先重拳出擊,讓這人生不如死。
果不其然,朱元璋看到這裡,氣得整個人都要燒起來了。
他辛苦建立大明江山,就是為了讓子孫過得好。
萬萬沒想到,自己死後,有人竟敢蠱惑皇帝對自己的親叔叔動刀。
看樣子,他還是沒殺夠啊!
朱元璋心中的怒火似山洪爆發,冷眼看著黃子澄:“好個黃子澄!果然飽讀詩書,歪理一套又一套的,慣會蠱惑君心!”
他冷笑連連,聲音寒如千年不化的玄冰:“咱將長孫交給你教育,你倒真替咱教出一個好皇孫來了。”
黃子澄嚇得面無人色,拼命叩首不已:“皇上息怒,皇上恕罪,臣所做的一切,也是為了大明的未來啊!”
朱元璋怒極:“為了大明的未來,咱看是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慾吧?沒了藩王的武力震懾,皇帝又如此信賴聽從你這個老師,往後這朝廷,還不是任你們這群奸臣為所欲為?”
想當初,他誅殺胡惟庸,廢除丞相制度,就是為了收攏皇權,避免臣子專權,對皇帝形成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