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場景只在前世的夢裡出現過。
“廚房是開放式的,不過我們屋頭習慣爆炒,可能得加裝個升降式油煙罩。”
張新萍摸著進口櫥櫃,轉頭對陳默說,“你老漢兒在天府雲棲那邊的廚房試過嵌入式蒸箱,說還是中式炒鍋順手。”
“阿姨放心,這廚房預留了中西廚分割槽,您看這邊的排煙管道,直徑比普通住宅粗兩公分。”
李嵐山遞上戶型圖,“負一層還有酒窖和家庭影院,夏天不用開空調,恆溫恆溼。”
陳國輝站在落地窗前,望著後院的竹林:“小默,這小區的容積率多少?”
陳默搖頭,看向中介。
“叔叔,容積率0.2,整個小區就六棟獨棟,每棟間距至少40米。” 李嵐山連忙解釋,“業主是傳媒行業的人,已經去了帝都發展,當年裝修時特意請了蘇州工匠做雕花,光門窗雕刻就花了八十萬。”
陳倩早已跑向後院,在鞦韆架上蕩得老高:“哥,這裡能燒烤嗎?那邊院子太小,每次燒烤都怕影響到別人家。”
“陳小姐,這院子進深15米,隔壁住的是省作協的老主席,平時非常安靜,燒烤區可以設在竹林旁邊,有天然屏風。” 李嵐山適時插話。
四人跟著李嵐山參觀完負一層的酒窖和影音室,又上到二樓的主臥。
推開雕花木門,整面牆的落地窗映入眼簾,浣花溪的流水在陽光下泛著粼粼波光,對岸的杜甫草堂青瓦白牆清晰可見。
“主臥帶獨立書房和觀景露臺,兩個次臥都朝南,採光極好。” 李嵐山指著衣帽間轉頭對陳國輝夫妻說道,“這個步入式衣帽間,每個次臥都有。”
果然是金牌中介,針對不同的客戶需求闡述房子不同的亮點。
張新萍摸著衣帽間的實木衣架,忽然拉過陳默,聲音裡帶著讚許:“裝修風格倒是契合川西民居,不過這牆紙顏色太深,回頭得換成淺米色。”
陳默看著母親熟練地評估裝修細節有點害怕。
中老年人的裝修風格和品味,那真是懂的都懂。
“爸,你看這露臺,” 陳倩指著外面的浣花溪,“以後你和媽早上可以在這裡打太極,晚上擺上茶臺,還能聽見草堂的古琴聲。”
嘖嘖嘖,說完還一臉我們撿到寶了的表情。
一旁的陳國輝的目光落在庭院裡的紫藤花架陷入了回憶:“小時候我們來蓉城,住你小姨家裡,撫琴路那邊。晚上你小姨帶我們去金琴路吃宵夜,你還記得店裡的那隻大烏龜不?”
見陳默點點頭,陳國輝繼續說道,“第二天我就帶你和倩倩來這邊杜甫草堂玩了,那個時候真是做夢都不會想到我們還能在這邊買上房子,而且還是大別墅。”
陳倩從隔壁房間探出頭,她的話破壞了父親的沉浸式感懷:“哥,我要住帶陽臺的次臥!這裡的房間可以看到浣花溪的鴨子!”
傍晚,夕陽給浣花溪鍍上金邊。
陳默站在別墅的露臺上,看著父母在庭院裡商量著給錦鯉取名,妹妹舉著手機在花園裡自拍。
遠處傳來賣糖油果子的吆喝聲,混著春風裡的花香,一切都剛剛好。
中介李嵐山的電話突然響起:“陳先生,業主很爽快,同意3500萬成交,明天上午十點,我們準時過戶。”
晚風拂過竹林,發出沙沙的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