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你的行為方式,是想要跟別人區分開來,才會顯得與眾不同嗎?”解諸道。
希北風道:“並沒有與眾不同吧。”
“已經很不同了。”解諸道。
希北風道:“非要說不同的話,那就是比起一般人更蠢,因為不去深究這些東西,其實也是人類社會發展至今演變出來的大智慧。”
“不深究,也是智慧?”解諸道。
希北風道:“是啊,大概我是不夠聰慧,才需要去想一些很多人不願意去深思的東西。在真正的大智慧者面前,我就像是拿著手機問手機在哪裡的人啊。”
“手機,是什麼東西?”解諸道。
希北風道:“一個有趣的東西。”
“反正我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解諸道。
希北風道:“反正你也不知道,那就不要去深究了,沒必要,反正你終究不會知道是什麼東西的。”
“你還是講論語吧。”解諸無奈道。
“好。”希北風笑道。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顏淵、子路兩人侍立在孔子身邊。
孔子說:“你們何不各自說說自己的志向?”
子路說:“願意拿出自己的車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壞了也不抱怨。”
顏淵說:“我願意不誇耀自己的長處,不表白自己的功勞。”
子路向孔子說:“願意聽聽您的志向。”
孔子說:“我的志向是)讓年老的安心,讓朋友們信任我,讓年輕的子弟們得到關懷。”
“孔子的志向,就只有這麼大?”解諸道。
希北風道:“他都已經這麼說了,難道還有更大的志向嗎?這就是他的志向啊,簡簡單單,卻好像很難做到。”
“我怎麼覺得很容易呢?”解諸道。
希北風道:“年老的人總會擔心晚輩,要讓他們安心,放心晚輩的生活處境,那該是多難的一件事情,不是那麼好做到的。朋友歸朋友,表面朋友也有很多,要說信任,人跟人之間,哪裡有那麼多的信任呢?讓年輕的弟子們得到關懷,孔子有三千弟子,這怎麼關懷得過來呢?”
“結果就是他說了一堆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來當做自己的志向。”解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