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諸天長生遊> 第四十三章 天刀雷錘散關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三章 天刀雷錘散關戰 (1 / 2)

天穹無邊黑雲,自清洗長安城後仍不停歇,盤旋扶風、馮翊,一路清洗向西,經扶風、安定、平涼、會寧、金城、西平、武威、張掖,湧過青海湖,吹過玉門關,拂過祁連山,抵達敦煌!

所過之處,順者昌,逆者亡!有所不服者,身懷異心者,立死!

這以無數人意念所化,百萬殺心所鑄的無邊黑雲,引起整個關中血海淘淘,伏屍數千裡,西北為之一清,關隴為之一靜,無數人皆因此倒在血泊中,猶如屠戮蒼生之刃,就此劃過天穹……

………………

自領兵攻入上洛郡後,柳月清除各處險地要點遣人鎮守,且令沈法興領萬人揮兵長安城外,主力卻不往西一步,反而轉道向東,率十五萬軍兵指蒲津關,潼關!

旬日後,兩面夾攻之下,十數萬兩關唐軍立潰,漢軍趕著唐軍潰軍殺向關外,殺向被潰軍衝亂陣型,且血戰一月餘,精疲力竭的魏軍!

隋魏軍頓時大潰!立時崩散四方,一路丟盔棄甲,只恨自己跑的太慢,恨爹媽少生兩條腿,恨同伴跑得比自己快!一時之間,四處逃命的身影大作,逃的滿山遍野,潰不成軍!

而漢軍主力稍一驅趕潰軍,便已不在銜尾追殺,開始就地收降,招降納叛,至此,從河東,弘農兩路,又殺出關外,殺向洛陽,攻向隋魏!

而東南,淮河之上千帆齊發,揚向北岸,由虛行之排程統協,由裴世矩領九萬兵,率沈光,輔公佑,苗海潮,王雄誕,劉元進,管崇,朱燮,樂博通,樓世幹……諸將,剿滅隋魏水軍,渡過淮河,北伐中原河南道,山東青州道!

一時之間,三路齊伐中原,漸漸包圍洛陽,而李密主力已潰,人心盡散,又兵敗如山倒,大勢已去,頓入絕境……

又旬日後,李密於魏王府長嘆:“天不助我!”終於降漢,率百官群僚,奉皇泰帝楊侗捧印受降。

………………

而河北,李世民採用疲敵之策,於竇建德軍心士氣漸漸懈怠,軍紀開始散亂之時,領軍七萬殺出,大破十萬夏軍,於亂軍中斬宋金剛,魏刀兒,孔德紹,活捉竇建德,凌敬等……

更北方,幽州羅藝東擊西破,打退遼東劉黑闥軍,又擊破王伏寶部,領軍南下與李世民合兵一處,馬踏樂壽,收降河北。

就在這時,兩位大帥卻收到了關中驚變的訊息……

李世民頓時臉色慘白如紙,面無人色……

………………

扶風郡與天水郡的交界處,這裡正好是隴山山脈和秦嶺山脈的分水嶺,山巒起伏,地勢險要,像一座屏風將關中和隴西隔開。

而大散關便在這座屏風唯一一處的陷落帶上,修建於半山腰上,兩邊低,中間高,無論對內,還是對外,都是一座真險關。

扼守著秦嶺西端,與隴山分界處的嘉陵江上游低谷地帶,南北往來的一條重要通道。

可以說,大散關是關中與漢中、巴蜀之間的咽喉,為南北必爭之地。

北不得散關,無以圖漢中、巴蜀;南不得散關,則無疑圖關中。

而大散關外,宋缺率寇仲,徐子陵,晃公錯等將,以十四萬軍歷經大大小小數十戰,連連擊敗李孝恭部,克武都、漢川、漢陽、天水,收降順政、河池、宕昌、同昌、渡過陳倉道、連雲棧道以及褒斜道,已於關外血戰數日了……

陰沉沉的天空下,似有霧靄籠罩,受傷的戰馬四蹄針扎,努力地抬起頭,又頹然垂下,癱軟在地。

遍地的屍體間,散落著折斷的長矛,一面面旗幟無力地斜插在地上,寒風吹過,旗帶飄拂,殘旗飛舞。

無數箭矢如同野草,在蕭瑟的風中微微顫動著羽毛,為這大地譜寫出一曲荒涼……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