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動作組設計了幾套動作方案,但都被韓裕給否定了。
“你們設計的這些動作都是別人玩過的,沒有新意,我需要看起來讓觀眾覺得厲害,有沖擊力。但,同時也要有新意。”
現在時代不同,電影工業的發展也是讓各個方面以極快的速度發展。動作設計也不例外,好萊塢這邊也是將動作設計玩的不錯。
所以,要想打出一片天地,需要更好的動作設計,創新很重要。
韓裕的目標不是記憶之中的票房,他有著更高的要求。前世的《颶風營救》沒有華夏市場,同時也沒有福克斯的幫助,都能以2500萬的投資拿到2億多的票房,十倍的回報。
而他呢,在導演方面。他有著附身記憶的導演知識、經驗和技術,在市場方面,他還有著世界第二大票倉的華夏市場,而在宣發方面,還有福克斯電影公司的幫忙。
三者都在韓裕的身上,他不將目標定高一點,真的是對不起自己。
同時,有了三者的幫助,韓裕身上的壓力也就大了一些。對演員的演技要求提高,對動作設計的要求提高。
這樣,才能讓國內的那些人和媒體閉嘴。
東北有一句話,能動手盡量別bb。而韓裕信奉的就是能用作品說話,盡量不bb。
“你們的眼界還是太狹窄,我們華夏的動作設計走在最前面。但是,我們的眼光要放到全世界。不要總是從我們華夏自身的套路上找靈感。”
“日本的空手道,巴西的地面搏殺,法國的格鬥,甚至是韓國的空手道,這些都是可以借鑒的。”
“每一個國家,每一個人的思想都不一樣,那麼發展出來的搏殺套路都不一樣,所以你們可以從那裡面借鑒。”
正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動作格鬥,也可以參考現實中的格鬥。
被韓裕這麼一說,動作組也是眼睛一亮,然後連夜趕工,不眠不休三天三夜,終於再次設計好了動作套路。
韓裕這一次,終於點頭了。
“不錯,不錯,簡練的關節技,以及十分精準的身體部位擊殺。”
動作組甚至於將後面的一場動用私刑逼供的逼供方式都設計出來了。
原版的逼供是利用電椅的方式,就是點選方式逼供。這卻是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但缺乏沖擊力。畢竟普通觀眾沒有幾個被電擊過,也不想嘗試被電擊。
雖然觀眾知道很痛苦,但無法感受到那種被逼供的疼痛氛圍。
“我們的做法是用刀準確的插入身體器官,但是不讓人死亡。”
韓裕點點頭,“這和淩遲處死有點像啊!”
“是的,我們借鑒了其中的一些。但是,為了避免太過於血腥,我們也做出了一些改變。”
如此,整個《颶風營救》的動作設計就出來了。然後就是為演員進行套路動作的訓練,讓他們在表演的時候流暢的表演出來。
動作戲的武打其實都是套路,觀眾看起來好像打得非常狠辣,但其實非常的輕。
在後期製作的時候,將動作戲的音效加入進去。觀眾看電影的時候就會身臨其境,覺得打的非常精彩。
韓裕的拍攝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這得益於好萊塢的制度完善,劇組的各個部門都是在好萊塢混了幾年的,所以各個都是經驗十足。而且非常的規範,不像國內由於資本的湧入,影視人才的缺少,有的劇組顯得非常業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