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再利用碎片化時間之前,建立一個完整的系統,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知識的填充,這樣才能建成高樓大廈,而不僅僅是海市蜃樓。”
“生而為人,賦予了我們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慾望。只是生命有限,無法走遍世界每個角落,無法品嘗每種人生,還有那撞不破的次元壁。”
“好在我們還能閱讀,去打破時空的界限,遊走於不同次元,越過身體的桎梏,進入另一個世界。”
“讀《非洲三萬裡》,我似乎也感受到獅子在我耳邊喘息是砰砰的心跳,‘非洲之傲’上的奢華讓我神魂顛倒。”
“追熱點看了電視再讀小說《人民的名義》,貪婪沒有底線,官場裡的爾虞我詐總能讓人驚掉下巴。”
“讀《皮囊》父親的疾病侵襲我的身,母親的要強拍打我的背,眼淚止不住。”
“這些,都是我在書中體驗到的生活。”
“所以,讓我們從這一刻起,將生活中裡的碎片時間拱手讓給書吧,心甘情願的被書本團團圍住,地鐵裡公交內,等餐時間、午休片刻,我們都和書在一起!”
“等到有一天,這些書籍的閱讀將給予你身體和精神的雙重力量。”
“那,就是閱讀的力量。”
韓裕的講話完畢,下面嘩啦啦的掌聲響了起來,連成一片。韓裕感覺,從來沒有哪一刻比得上此時。
這是一個傳遞思想的過程,這是一種塑造三觀的行為,讓韓裕沉迷其中。
“說的很好!”在後面,韓裕下臺之後,魯豫認真的說道,“你這演講,不只是講給下面的學生聽的吧?”
這是一個非常講究內涵的人,魯豫在心中如此認為到。
如果說之前,魯豫對韓裕只有音樂和演技的認同,對於其性格還要繼續考察。那麼現在,透過一場演講,魯豫對他的性格也有了真正的瞭解。
“韓裕之前並沒有要演講的打算,是校方要求才有這個講座的。短短的時間,能有如此高質量的演講,證明韓裕本身就是一個肚子有貨的人。”
“怪不得他歌詞也寫的很有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