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陸嘉言揹著揹簍,文質彬彬,靜若處子。
一旁的楚霓動若脫兔,興致勃勃。
此行目的地,據陸嘉言說,是城外的一片竹林,要採的竹黃能在那處找著,與兩人相遇的破廟是反方向,就是距離稍遠。
兩人加快腳程,至竹林處也走了小半個時辰。
及至採竹黃所在之地,自眼前的平地開始,就地鋪開一片鬱鬱蔥蔥的竹林。叢叢綠意生機盎然,與落地的枯黃葉片形成鮮明的色調對比。
竹竿纖長,長得甚高,目測約莫不低於十米。伸展出的竹葉,在低處稀疏,直至頂端驟然密集,像是爭先恐後追趕著日光生長一般。
初秋日頭甚烈,但穿過頂頭的竹葉而下,就僅剩些許斑駁光影。一陣風掠過,光影交錯,風帶著竹葉搖晃的沙沙聲和竹葉清香,迎向楚霓。
“真美啊。”
陸嘉言笑道:“是啊,但是要趕在閉城門前回去,咱們要抓緊把竹黃採嘍,待會兒進得竹林可讓你慢慢欣賞。”
話落,陸嘉言先行,帶著楚霓走進竹林深處。
前頭一片竹林長得甚密,二人行進皆需側身方能前行,倒是不過十米左右,那竹子分佈間距便開始漸漸變得零散。
楚霓有疑,陸嘉言給解答了。
原來這竹林是有主的,究竟是哪家的?陸嘉言也不甚瞭解。
只知道這竹林主人挺大方的,願意讓附近村落的百姓來砍些竹子去用,但是也明說了,兩步留一竹,不可取之過甚。
因著竹林主人大方,杏林坊若是缺貨,又等不及補,陸嘉言或阿青便會來此處採竹黃、竹心、竹葉等。
每年二三月,九十月竹筍冒頭,也允周遭百姓來挖去食用。
陸嘉言回身看向楚霓,“再過月餘,便能有筍可吃,柳掌櫃最好竹筍鴨煲這一口了。這處日光雨水皆足,出的筍都肥嫩鮮美,每年柳掌櫃都要喚阿青來這挖一些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