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譚總的幫助,這事情就好解決了,第二天早上球球就召集建築工程部門主管們過來商量這件事情。
手續方面的事情解決了,對於建設方面就簡單多了,人家分公司就是專門幹這個的啊。有了方案有了圖紙以後建設方面那還不是小菜一碟。
學校的建設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施工方面趙玉濤是一點也沒有參與,全部交給了球球和公司的人,他現在的首要任務是聯絡能夠出山教學的人。
首先他想到的是他的幾個師弟,畢竟師弟們都是傳承著自己的技藝,雖然還有很多個人風格在裡面,但是還是特別相似的。
但是他的師弟們年紀都不小了,可是比他老的多了,能不能出山還不一定呢,畢竟早已經退休了,養老了,很少有在想接著幹活的,畢竟年紀真的不小了。
再說了,就算他們閒不住想出來跟著趙玉濤幹,他們的兒女也得同意啊,畢竟年紀在那了,先不說在家享不享福,最起碼也不能讓他們出去幹活啊。家裡又不缺錢,萬一出了點事就得不償失了。
對於這一點趙玉濤也是明白,可是想要辦成學校,就得需要這些人的幫助,哪怕是幫他挺過一年都可以,這一年的時間他在培養一些人。
他是這麼想的,但是不知道別人怎麼想。
去了兩個師弟家,師弟表示可以幫這個忙,但是家裡孩子還是有些猶豫,即使說不需要做什麼,只是簡單的教學,但是對方還是沒有明確的答覆。
可是趙玉濤不死心,又去了最後一家,他一共三個師弟,這是最正統的,屬於林志國最後帶出來的人。其中有一個是記名弟子,但是最後林志國也是把畢生所學交給了他,只不過沒有正式拜師林志國就走了。
來到這最後一家,趙玉濤也不藏著掖著的,直接開門見山把自己的來意說了,可是說完之後,他師弟只能是苦笑一下,因為自己得了腦血栓,整個人走路都不穩,還怎麼去教學啊。
趙玉濤心裡苦澀的很,很多年他沒感覺做一件事這麼難了,但是雖然這個師弟沒有辦法幫助他,但是還是給他出了主要,他們老了不行了。不是還有各自的徒弟麼。
趙玉濤沒有傳承人,沒有徒弟啥的,他們可是一直在一如既往地做著廚師的行業直到退休,摸爬滾打幾十年徒弟可是都不少的啊。
但是趙玉濤認識的也就那麼幾個。幾個師弟退休以後,他們的徒弟留在鳳香園一些,這些是趙玉濤認識的,只不過他沒想到這些。
還有很多徒弟有各自的事情做,有的自己開店了,有的雖然依然給外面打工,但是絕對都是高手。
從這名師弟這走了以後,趙玉濤心裡亮堂多了,最起碼他有了方向。
隨後他又回到了之前去的兩家。希望他們幫忙聯絡一下各自的徒弟。如果有想法的,有廚師證的,可以直接去找他。
而且他還和師弟說了,他們如果能去最好了,不用每天過去,偶爾去一次就行了,類似於客座教授一樣。
對於這兩個提議,他們當然是沒有拒絕的理由的,兒女們也都沒有意見。
先不說這麼多年趙玉濤幫助他們多少,單單之前拒絕一次,這一次再拒絕就說不過去了,畢竟人家可是親自過來請的。而且要求也不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