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春秋魯國風雲> 第515章 魯墮三都1:孔子推行墮都政令的背景是什麼?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15章 魯墮三都1:孔子推行墮都政令的背景是什麼? (3 / 3)

而且,齊景公也是一位奮發有為的主。他在年輕時就奮發過,也一直與晉國在較勁,但屢較屢敗。

不,應該說是屢敗屢較。如今,機會又來了!

宋國、鄭國、衛國已經脫離了晉國,傳統中原諸侯中貌似唯一沒有脫離晉國的,只剩下魯國了。

但魯國已經與齊國結盟,齊國又與其他列國結了盟,以齊國為帶頭大哥的反晉聯盟已經成型。

對魯國來說,只差一個宣告,一個脫離晉國陣營的宣告。這個宣告,說穿了就是魯國與鄭國的關係正常化。

魯國與鄭國交惡,原因也很簡單,鄭國是最早宣佈脫離晉國的中原諸侯,晉國無力來打擊鄭國,就指示魯國討伐鄭國。

這種代理人戰爭的結果,是晉國永遠在春秋江湖吃香的喝辣的,而列國諸侯之間互相矛盾重重。

春秋時期的國際政治生態,與如今又有何異樣?

魯國與鄭國因此而交惡,如今齊國與鄭國結了盟,又與魯國結了盟,在齊國的調停下,魯鄭兩國終於同意坐下來好好談談。

公元前499冬,在齊國主導下,經過多番雙邊、多邊談判,魯國卿大夫子叔還赴鄭國,與鄭國盟誓,兩國關係實現了正常化。

魯鄭和解,意味著魯國徹底脫離了晉國陣營。

按照齊景公的戰略部署,中原諸侯新聯盟將要對晉國發動軍事挑戰。

但魯國仍舊在猶豫,按照季孫斯、仲孫何忌和叔孫州仇這三位魯國大佬的意見,魯國內部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暫時不便參與列國諸侯之間的重大軍事行動。

這個嚴重的安全隱患,就是如何徹底解決三桓家臣時不時搞叛亂的問題。

最早,是季氏的費邑邑宰南蒯。接下來,是季氏的家宰陽虎。然後是叔氏的郈邑邑宰侯犯。

如今,還有費邑邑宰公山不狃蠢蠢欲動。

孟氏呢?

孟氏也有一個位高權重的牛人,公斂處父,此時正盤踞在孟氏最重要的封邑成邑!

魯國,必須要有一個穩妥的辦法,讓這些盤踞在重要城邑、手頭掌握著重要軍事和經濟資源的牛牛級別家臣不敢對三桓生出貳心!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魯國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