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齊之田壠,已歷數百年,這是按齊國的地勢百姓自然修築的,如果為了晉國一時之私慾,而強行讓寡國民眾勞民傷財,去修築這毫無意義的工程,豈不是是天下人都來笑話晉國嗎?
先王劃定諸侯疆界,治理天下,考察土性所宜而分派其利,朝南朝東修起田埂。現在晉國劃分和治理諸侯的土地,卻要全部將田壟改為東西向,只顧有利於晉國的戰車出入,而不顧各地土性所宜,不是違背先王遺命嗎?違反先王就是不義,試問怎麼做諸侯的領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郤克沉著臉,大聲道:“既然貴國不願意接受和平條約,那也就不要怪本帥不客氣了!”
國佐毫不退讓,他也大聲道:“寡國願意和平,也願意接受有德之國的領導。想當初,四王統一天下的時候,樹立德行,幫助實現大家的共同願望。五伯稱霸諸侯的時候,勤勞王事,安撫諸侯,奉行天子的命令。現在您卻謀求會合諸侯,以滿足無止境的貪慾。
如果晉國不同意,那寡國國君已有言辭在先了,寡君說,您率領貴國國君的軍隊光臨齊國,齊國以微薄的兵賦來犒勞您的隨從。由於畏懼貴國國君的威嚴,軍隊遭到了挫敗。承蒙您為求取齊國的福佑,不滅絕它的社稷,使它繼續同貴國保持舊日的友好關係,齊國決不敢吝惜先君這些破舊的器物和土地。
既然您不答應,那就請貴國繼續整備軍隊,齊國歡迎貴國帥師而來,只請貴國在寡國的城下留一塊讓齊國將士列陣的區域,就此一戰好了。一戰不夠,就兩戰,兩戰不夠,就三戰,三戰不夠就四戰五戰,直到戰無可戰,齊國滅亡!”
這裡,國佐和齊頃公又為中華歷史文化貢獻了一個成語,因為史料原話是這樣的“請收拾餘燼,背城借一,況其不勝,最不唯命是聽!”
這個成語便是“背城借一”,即在我們的都城前面借一塊地方給予我們列陣。
春秋早期之前的冷兵器時代戰場,那是需要列陣而戰的,不象春秋後期,以及後來的戰國,作戰的方式方法多了去了,孫武還作了兵書十三篇,這些東東如果放在春秋早期,那是要被人痛罵的,因為嚴重違反戰禮軍禮的。
既然兩國要開戰,那便先列好陣再衝鋒,這便是為什麼說以前的戰役非常有意思,意思就在於那是貴族戰爭。
旁邊的季孫行父一看,鬧僵了,他轉過頭看了看衛國執政上卿孫林父,兩人都很擔心本國原本已經達到的要回土地的事也要黃。
孫林父就對郤克道:“元帥,算了吧,齊侯已經知錯,且歸還土地,服從晉國。”
季孫行父忙附和道:“元帥,算了吧。如果逼迫過甚,齊侯此人也是血性的很。再說齊國國內人心齊整,真的要僵下去,別讓楚國給佔了便宜。”
郤克這才省悟過來,自己是晉國的中軍元帥,代表的是國家利益,而不是個人私慾。如果因此而讓本可以臣服的齊國再次叛晉,而主要原因卻是齊國的那個老太太曾經羞辱過自己,自己一定要報仇,這事傳到晉國,估計在激烈的權力鬥爭中,自己分分鐘便要被人拿下的。
看來,自己是被報仇給迷惑了眼睛,郤克既然反應了過來,便立即陪上笑臉:“上卿切勿生氣,本元帥也就開個玩笑。既然齊國願意降服,那便安排盟誓吧。”
公元前589年周曆7月13日,晉國、曹國、魯國、衛國與齊國在爰婁訂立盟約。
爰婁,在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就這樣,齊頃公本想著與晉一戰從而確定齊國的霸業,重塑爺爺齊桓公時代齊國輝煌的夢想,隨著晉齊鞍之戰以齊國失敗晉國得勝而完全破滅。
戰敗後的齊國,讓出了很多年前侵佔魯國和衛國的土地,並表示斷絕與楚國的聯絡,全面服從晉國的領導。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魯國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