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美田氏本居湘西,萬曆朝以來開始推行改土歸流政策,湖廣大量的土人下山被授封為流官,爾後滿洲入關南下,便有不少土人翻山越嶺,來到滇桂邊境,田州土司便是其中之一。
和別處土司不同,自胡騎南渡以後,容美田一直奉大明號令,一開始受福建隆武帝冊封,後又從永曆朝抗清,這二十年來,甚至有不少頭人還跑到夔東,加入臨國公李來亨部和滿洲浴血廝殺。
永曆十八年,夔東抗清基地被清軍攻破,李來亨殉國,在萬般無奈之下,容美田氏不得不選擇向滿洲輸誠,但族中還有不少心懷大明的頭人,就比如安順田氏,但為了不拖累家族,安順田氏後人遂改跟母姓,所以如今的陳布隆其實就是田布隆。
“如此,咱們就先至田州土司休整一番,再南下思明。”
能不動刀兵過境,馬仲英自然喜出望外,且田州土司熟悉地方地形,馬仲英這會甚至考慮,是不是利用田州土司對地方的熟悉,就在這滇桂邊境,打桑格一個伏擊,看能不能徹底解決這個跗骨之蛆。
永曆三十六年六月二十四日,瓊州軍全軍抵達田州,馬仲英也見到了田州土司頭人陳布隆。
遺人辭故主,
擁鼻增辛酸。
矢志終身晉,
寧忘五世韓,
虛抱三閭憾,
誰將一木支。
許多慷慨意,
寂寂壓雙眉。
陳布隆年紀不大,和馬仲英相差無幾,二人在田州見面時,馬仲英並未說出什麼豪言壯語,而是在敘禮完畢後,緩緩唸了一首詩。
“此詩是甲申國破,東虜入關南下時吾祖於當年除夕所作,馬帥又如何知曉?且馬帥入桂,可別有良圖?”
陳布隆震驚不已,他容美田氏不過一介土司,雖然對大明忠心耿耿,但幾乎所有的抗清武裝都沒有正眼看過他們,他沒想到自己祖父田玄所作之詩,眼前的這個明國廣西提督居然知曉。
“貴祖當年奔走相告,資助我大明雲貴反攻,李晉王兩蹶名王之時,貴祖亦出了大力,文督師曾有言,容美田氏慷慨悲歌,珠璣萃於一門,三複諸作,於我大明當真是一往情深,馬某父子本出自於大西軍,又如何不知?”
張紹遷在簡單向馬仲英介紹了安順田氏後,馬仲英就仔仔細細翻遍了大腦,不過記錄容美田氏抗清的歷史實在太少了,只是在文安之等明朝忠臣中曾有流傳,這首甲申感懷就是這不多的歷史碎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