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家一連倒下兩位重權人物後,那些投靠顧家的官員漸漸地開始另尋出路,太傅府門前越來越冷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上門拜訪的客人隻手可數。跟一個月前太傅府門庭若市的盛況相比,可謂是天與地的差別。
顧家剛出事時,康王第一個登門探望,端的是情深義重。後來發現皇帝厭棄了顧家,康王就再也沒有上過門了。不過,向來以老實人、厚道人自居的康王自然不會公然跟顧家劃清界線。人不來,禮物倒是偶爾地送過來,全了他重情重義的名聲。
顧幽看到外門管事喜孜孜地捧來的禮盒,裡頭是一支幾十年的人參,問:“又是康王送的?”
管事笑著點頭,說:“正是,如今也只有重情重義的康王殿下才惦記著咱們老太爺的身體,隔三岔五地讓人送了人參過來。雖然這根人參的年份少了些,但康王不比其他幾位王爺的財力豐厚,據說,這支人參也是康王攢了半年的月俸買來的。”
管事對康王的仁義讚不絕口:“康王殿下只有那麼點月俸,要養一府的人,又要其他的開支,為了能買下這支人參,也不知道平日裡多省吃儉用。”
顧幽淡淡地笑了笑。
攢了半年的月俸?
康王府賬房裡的錢,以及庫房裡的東西,誰還能比她這個曾經的女主人更清楚?
康王就是那種悶聲發大財的人,他一向以老實憨厚為賣相,騙得大家都怕他吃了虧,皇帝每次賞賜給幾位皇子的東西,都會特地多給康王一點錢,怕這個老實的兒子日子不好過。
康王的母親位居高位,每年得的賞賜,底下人的孝敬,一點也不比其他妃子少,她都將這些積攢的東西給了康王。
因此,康王名下光每年田地的收入就有一大筆錢,更別提暗中經營的商鋪,還有庫房裡的眾多珠寶、名貴藥材,論起錢財家資,康王絕對能在皇子中排到前三名。
幾十年的人參,康王府的庫房足足有一大箱,康王若是有心,隨意拿一支都比眼前的這一支品相好。偏偏拿錢去外頭買,還傳出各種存半年月俸買參送太傅府的情義美聞。
真是可憐。
偏生大家都信了,就看太傅府上下對康王的讚譽,就知道康王做得有多成功。
顧幽實在膩味極了,回到書房,讓丫鬟研了墨,攤開紙,略略思索了下,揮筆而就。
這是一封給康王的信,信中,顧幽言詞悽婉,又情義至誠,講述了顧家的沒落,她的惶恐。然後至情至性地說康王是個要成就大業的人,她不能再繼續拖康王的後腿,雖然痛苦至深,但為了報答康王對顧家的恩情,她決定忍痛與康王決絕,讓康王去找有助力的女子做他的王妃。並希望康王往後再不要與顧家有任何的來往,以免帝心不喜。信的最後,將康王恭維了一番。
寫完後,顧幽拿過水杯,在紙上灑了幾滴清水,如淚痕斑斑。
“嘖!多麼賢惠又善良的女子啊。”
顧幽讚歎著自已的表演,暗想,怪不得上一輩子她會嫁給康王,真真如民間說的,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讓人把信送出去後,顧幽喚了善琴進來,問:“廚子的事,安排得怎麼樣了?”
顧幽要在太傅榻前盡孝,外頭的事便讓善琴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