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半個月時間,林風療養院的口碑就累積到了相當高的程度,附近看病難的居民們,都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前來做療養。
1號樓一共有100臺治療機器,每天10個小時工作時間,最多接待3000個病人。現在病人的群體還是以老年人為主,所以診療費用普遍較高,所以每天也有500萬的收入。
這些老人們平時節約得什麼一樣,可只要是看病,卻一點猶豫都沒有,比年輕人還要來得爽直,說多少錢馬上就付。
現在經常聽到有老人們被騙了,買什麼高電位按摩椅、鈦粉,這些用不出問題,吃不出毛病,但也沒有多少價值、價格又不菲的産品,之所以能夠這麼大行其道,也就抓住了老人們的心理。
不是這些老人們錢多人傻,是他們根本沒得選擇。大好時代誰不想誰不想好好地、健康地活著啊,可科技的發展水平,註定了很多病痛醫院是解決不了的,所以他們就把希望寄託在這些偏門上。
所以林風希望自己的療養院能開遍全國,也算是一種功德。
“預計1號樓這幾天就來不及了,”鄭健作為療養院的院長,這幾天忙前忙後,“2號樓到5號樓已經改造完畢了,人員也培訓好了,你看看什麼時候開始安裝機器?”
“這個快,”林風說到,“在這之前,還是先招點保安吧,到時候人太多了,現場就混亂了。人來了根本不知道朝哪裡走,適當地引導一下,最好能做點護欄,才能有效利用場地。”
鄭健覺得林風有點誇張了,這麼大的地方,一共20棟樓,每天保守估計接待6萬人,難道真有那麼多人來這裡做療養,或者說看病?
事實證明林風的預料是正確的,林風療養院開張二十幾天,就出現了大量“溢流”,5棟樓都被前來就診的患者包圍了,直到下班都還有上千人在等候就診。
這讓鄭健安慰的同時,更加加快了其他樓的改造速度,並且安排安保人員對患者人群進行引導。
這個現象最先在網路上開始發酵,是由一起排隊引起的爭執影片引發的。據說是一個年輕女孩,和一個老人的爭取最後一個名額,從而引發了爭吵。發這個影片的人意在讓人們討論尊老愛幼的美德,卻沒想到人們關注的卻是林風療養院的神奇治療效果。
“聽說這家醫院很神啊,目前還沒有治不好的病!”
“不是醫院,人家是療養院!”
“有區別嗎?很多人都說他們只是披著療養院的外衣,做的卻是醫院的買賣。”
“雖然事實如此,但我們不是應該注意他們100的治療效果嗎?聽說不打針不吃藥,在那裡躺一會兒什麼病都好了,是不是很神奇?”
“我是容城人,親自去體驗過,效果真的不錯,十幾年的近視好了!而且只花了300塊,耗時5分鐘,比配一副眼鏡還便宜!”
“如果是真的,醫院和眼鏡店豈不是都要關門了?”
……
隨著網路的熱議,更多的人知道了此事。特別是一些身患重症的人,四處求醫無門,或者為了治病傾家蕩産的人,彷彿看到了一點希望。
很多人不惜千裡而來,然後健健康康地回家。
當然林風療養院不是萬能的,有些病雖然能夠治療,但需要的代價實在太大。
比如血友病,這是一種遺傳病,如果想要靠治療機器完全治療好,至少需要10公斤生命之泉,外加一個月的機器治療。
光是成本算下來,比買一顆專用藥丸還要昂貴。
還有很多病症,都需要不菲的代價。
對於這種情況,林風只能說盡力而為,專門安排了一棟樓接待這些特殊病人。如果能夠承受治療費用的,就以成本價幫他們治療,畢竟這些都是少數,對他們的經營不會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