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電力引擎,目前國內最先進的。”
司馬莉莉一邊看著安裝引擎,一邊向林風介紹這臺引擎的情況。
其實電力引擎說白了就是電動機,只是功率因數比電動機提升了不少,換句話話說就是節能。
現在的動車組,早已改變了那種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的傳統模式,一般採用4節動力車廂和4節無動力車廂的組合,所以才稱之為“組”。
一輛8節車廂的動車組,功率可以達到5500千瓦,相當於55輛1.6排量的轎車功率總和。
所以我們在乘坐8節車廂的動車組時,每秒鐘都會消耗掉1.53度的電能,足夠你家客廳的大燈用十幾個小時了。
電力引擎的個頭也不大,很快安裝到位,然後是變速器、傳動裝置、制動器等一大堆東西,這些都集中在了列車底部。
這些硬體都安裝到位後,就是控制系統。
到這裡林風就不怎麼看得懂了,反正看著那一大捆細線,他覺得有密集恐懼症的人肯定要發瘋。
安裝除錯控制系統用了好幾個小時,藉著這些時間,林風到車間繼續生産軌道,然後吃了午飯,又找了個地方睡了個午覺。
直到下午五點,司馬莉莉讓人來叫他,說是可以試車了。
這絕對是有史以來,從開工到試車最快的一次。
他興致勃勃地來到現場,見控制臺前面,一塊14寸的液晶屏上各種符號不斷閃爍。
“開始吧。”司馬莉莉的聲音有點沙啞,而且非常平靜。就像這根本不是在研製世界頂級的機車,而是在做一臺拖拉機。
“各部位正常,可以啟動。”
隨著現場總指揮的命令,還暴露在空氣中的電力引擎發出嚶嚶的聲響,只有框架的機車緩緩向前移動。
直到進入正式軌道後,林風這才和司馬莉莉一起來到一大片監控螢幕前。
“速度90,各部位正常!可以繼續提速!”
“速度190,正常!可以繼續提速!”
“速度270,正常!”
“速度350,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