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房子裡面的傢俱就不用那麼名貴了,但是做工必須要考究。房屋該做漆的地方都要做上,而且要用生漆,要不然都是木頭棒子多難看。”
王國良再次吸氣。
早些年在巴蜀一帶,生漆遍地都是。那些割漆人從大山裡面找到漆樹,割開表皮,像採集橡膠那樣把生漆收集起來。
早在二十多年前價格就買到50塊一斤,足夠一個普通家庭過一個月優渥的生活。
現在這東西有價無市,深山老林危險,國家還有保護政策,所以割漆的人少了,連漆匠這種傳統手藝恐怕都要失傳了。
要把整個古城漆一遍,那得要多少生漆?又要多少漆匠?
“肯定有的,你讓大伯去打聽打聽,巴蜀這麼大的地方,難道找幾個漆匠都找不到?”
王國良記下。
民居前面,是一些造型別致的木樓。
有客棧、酒屋、飯店、鐵匠鋪子、幹貨鋪子等,零零散散地分佈。
雖然以後沒有打算開放成旅遊景點,但若是少了這些東西,就沒有古城的感覺了。
所有的房屋之間,都用青石板鋪出了寬敞的小路,各家的院子自然也不能用混凝土這種現代化的東西。
“能不能用水磨石板?”
在王國良看來,純粹的天然青石板簡直太浪費了,而且效果也不好,容易風化和長青苔。
“當然不行,”林風說到,“就算不用青石板,也要用花崗岩石板。”
“那還不如用青石板呢。”
王國良再記下。
除了各種店鋪,靠著東北角上還有一排馬廄,佔地至少有50米的寬度,能夠飼養上百的馬匹。
至於以後養多少馬,林風還沒有詳細打算,這山裡馬似乎派不上用場。
小城最中間是一片東西兩百米,南北長500米的巨大廣場,王國良說打算在最中間給林風弄個巨大的雕像。
“算了吧,我還沒想永垂不朽。”
王國良立即尷尬地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