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有了一些心理準備,猜到了許多,但張縉彥還是不願意接受眼前的這些事實,不甘地一再問道:“難道就沒有人管管這些事情嗎?難道就沒有人抓捕杜勳,這個投降亂軍、禍亂軍心與民心的敗類嗎?”
“張大人,這還用問嗎?”小官無奈了搖了搖頭,反問了一句之後,沒有再等張縉彥的回話,自言自語地說道:“如今之時,只要是一個明眼人,每個人都很清楚,京城守不住了。”
“一旦亂軍入城,杜勳就算不是頭號大功臣,但也相差不多。到時候,那個閹人勢必再次一躍成為京城的風雲人物,各方討好和巴結的物件,從而好在李自成的手下某個差事,如此之際,誰又願意得罪杜勳這個未來的大權貴呢?”
然而,張縉彥並未聽從,也沒有氣餒,感受到小官那模糊不清而又曖昧的態度,沒有再理會對方,大踏步離去,直奔皇宮的方向,嘴裡還憤憤地說道:“我就不信這個邪了,都這個時候了,皇上還會偏袒杜勳那個閹人?”
皇宮門外,張縉彥被幾名太監和錦衣衛阻攔著,已經失去了一個讀書人應有的儒雅和鎮定表現,不斷地大呼大叫,一副憤世嫉俗的模樣,然而卻無人理會。
“皇上啊,江山危矣,杜勳這等小人,在京城裡的蠱惑人心,動搖守軍的根基,若是再無人問管的話,京城可就真的守不住了,如此的大好河山,可就落到賊人的手裡了......”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張縉彥停止了喧囂,沒有再強闖入宮,右手直直地指著身前之人,聲音發顫的呵斥道:“汝等誤國耳!”
緊接著,張縉彥沒有任何留戀的離去,背影是那麼的蕭瑟與寂寥,也沒有嘗試著從其他宮門入宮。
這一刻,張縉彥已經反應了過來,深深地知道,守城的宦官十之八九暗中投降了李自成,皇宮裡就算是還有一些太監忠心於皇上,但也是寥寥,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即便是從一處宮門進的去紫禁城,但也絕不會見得到皇上。
京城外,李自成正在遙望著戰局,田見秀正在彙報著戰況,以及將各種訊息的精要總結。
“老大,大局已定,雖然還未收到所有守將的投降之意,但其中的五六已經流露出歸附之意,正在洽談條件,照這樣發展下去,最遲明天上午,咱們就能從阜成門進入京城,您就能入住紫禁城。”
就在這時,滿臉笑意的牛金星走到了近前,突兀的說道:“老大,以屬下之見,咱們應該從德勝門進城。”
旋即,立即就有人附和了起來,點明其中的道道。
“對對,應該選擇德勝門進城,自古以來,德勝門是通往塞北的重要門戶,素有‘軍門’之稱,取意為‘以德取勝’、‘道德勝利’。”
“一般情況下,凡是遇到戰事,朝廷一旦派兵出征,都是從德勝門出兵,由安定門班師,分別有‘旗開得勝’和‘太平安定’之意,既然咱們是要推翻朝廷,那就應該反其道而行之!”
“嗯,好吧,那就從德勝門進城吧~!”
李自成的情緒不高,答應了一聲之後,轉頭遙望東北方向,嘴裡喃喃道:“李巖他們應該快到山海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