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之下,李自成頓時眼前一亮,認得此人,正是東林七君子之一黃尊素長子,黃宗羲,徐霞客曾經詳細的講述此人,備受推崇,不僅熟讀經史子集,深諳古今歷史,更是一個很有想法的讀書人,思維獨立,還精通天文歷法術數之道,像徐霞客一樣,也是一個地理學家。
李自成的腦海裡閃過這些資訊,隨即脫口而出:“很簡單,那就是將權力關在制度的籠子裡,不讓官員為非作歹,沒有滋生為禍百姓的土壤。”
“將權力關在制度的籠子裡......”
不僅是黃宗羲在默唸這句話,幾乎在場的所有人都在唸念有詞,嘟囔著這句話的意思。
很顯然,對於這樣的新概念、新名詞,除了李自成之外,沒有人理解這句話的真正內涵,蘊含的意思。
“在下愚鈍,實在不明白‘將權力關在籠子裡’這句話的意思,還望仁兄細細講來,提點一下。”黃宗羲深鞠一躬,姿態放得很低,滿臉的不解,說出了眾人同樣的疑惑。
“呵呵...這句話剖析起來很簡單,權利二字,閣下和在場的各位都知道是指的什麼,重點是在籠子二字。所謂的籠子,不僅代表著自上而下的朝廷監督制度,還應包括和健全自下而上的檢舉和揭發,下方一部分權利於百姓,使得為證一方的官員不能肆意妄為。”
很顯然,李自成說法雖然更深入,但依舊很籠統,不能讓眾人完全理解,只是腦海裡出現了一絲明悟,只要戳破那層窗戶紙,就會霍然瞭解。
“這個吏治的弊端、毒瘤,之所有長久無法根除,就是因為歷朝歷代採取的都是治標不治本的笨辦法,頭疼治頭,腳痛醫腳。”
“既然官員禍害的是百姓,那麼,要想根除這個毒瘤,就必須從百姓這裡的出發。如果在官員的考核和升遷的標準上,加上一個百姓的認可度。並且,這個標準必須是一個硬性條件,在施政期間,如果不能得到絕大多數的百姓認可,就不能升遷,或者有被罷官的危險。”
雖然李自成表達的有一些粗糙,言語不夠凝練整潔,但意思已經十分明顯,那就是由百姓決定官員的升遷之路,亦或是官員能否升遷和留任的必要條件。
然而,想通了這一點,眾人雖然很認同這一辦法,覺得很妙。但還是有一些連連搖頭,這種方法很難實施,無法逃脫現實的枷鎖。
無論是哪個朝代,一直以來,官員的任免,不僅是戶部的絕對重要全力,更是皇權的象徵。一旦這個辦法實施,那麼,皇權的絕對地位就等同於受到了挑釁,遭到了削弱。
不可否認,將權力關在籠子裡,確實是一個完美的辦法能夠根治吏治的這一毒瘤,但很難得到實施,幾乎無法獲得皇權的認可!
黃宗羲也想到了這一點,但他要感興趣得多,愈發的欽佩眼前的這位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年輕人,字字珠璣,想法猶如一股清流,讓他身心舒暢。觀點曠古爍今,可謂是發人深省,開啟了他的思維禁錮,同時也引來了更多的疑問。
“這位仁兄,你說的這種方法確實可行,在很大的程度上,確實能治理吏治的這一弊病。可是,放諸於具體實施細節,又該怎樣操作呢?”
問完這句話,黃宗羲兩眼充滿希冀之色,隱隱透著興奮,看著李自成,等待對方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