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了小吳?”
老曹伸手扶住我,笑著問到。
我卻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因為剛才就棺蓋合攏的一瞬間,可能連半秒鐘的時間都沒有。而且光線昏暗,我都不知道是不是看錯了。
可能真是我看錯了吧?
而且就算我真說了,也沒用啊。
因為按照抬棺匠的規矩。棺材只要一旦正式封蓋,哪怕是天大的事也不能開啟了!
除非是,要決定將這棺中屍體徹底毀掉,才能重新開棺了。
所以我搖了搖頭,說沒什麼。
老曹這時候要專心抬棺的各種事情,也沒有多問,只是讓我好好看、好好學。
一切就緒,便準備要抬棺出發。
啊,哈!
大牛等四人,都吐氣開聲,發出威武的聲音。然後把一條白色的毛巾,綁在了自己的左臂上——這是方便抬棺的過程中擦汗用的。
老曹又安排了幾個段家的遠親,每人手裡都拿著一根農村常見的木頭條凳。
這是為了在前往墓穴的路上,如果大牛他們實在太累,休息的時候用來放棺材的。
因為自古以來的規矩,棺材出殯下葬的路上,是不能落地的!
若是一旦落地,那棺中屍體死氣就會與地脈之氣勾連,融為一體。再強行抬棺走,就會造成陰陽二氣不協調,不但可能會變成兇屍,也會影響後人風水運數。
但抬棺材的人,又不是鐵打的啊,總會疲累的。
所以古時候的抬棺匠們就想了個辦法,用輕便且堅固的木頭條凳均勻排布放在地上,再把棺材放在條凳上。
如此既不用棺材落地面,也能在中途疲累時放一放休息,歇一口氣。
然後又讓段家的人都到前面去,在院子門口站成兩排,男左女右。待會兒等棺材出門的時候,一定要哭出聲來。
袁飛的手裡已經拿上了一個黃銅羅盤,開口說到。
“曹師傅,時辰已到,可以開始抬棺了。”
老曹點點頭,來到了棺材最前方。
大牛剛才已經和我說過了,按照規矩,抬棺一般有四人、六人、八人的規格。主要還是看抬棺人自己的力氣,和棺材的重量。
此外,最前面還有一個拿規矩、引方向、帶節奏的頭兒,就是抬棺匠!也就是老曹這個身份。
大牛和二狗他們四人身體健碩,正當壯年,還會點兒拳腳功夫。
所以就算這段小姐的棺材是用上好的硬質杉木製作,重量不輕。但再加上老曹這個最前面的抬棺匠,五個人也夠了。
龍骨擺好,蛟根架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