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氾濫的季節是個總是讓人多愁善感平生惆悵,詩人們會在這個時候寫下一些膾炙人口悲情傷秋的著名詩句,藝術大師們也可以從那紛紛落葉中找到他們一直無法尋覓的靈感,而對於農民來說只要不是很糟這樣的季節總是能有所收穫。
總之,不喜歡秋天的有種種理由,喜歡秋天的也有各自原因。
但是對於一支軍隊來說這樣的季節是他們最不願意遇到的。
煙雨連綿不見晴天,到處都是溼乎乎的,想要找個地方休息的時候,一旦坐下溼冷的涼氣就很快從溼透的褲子裡灌進肚子,這會讓人立刻腹痛難忍,好不折磨。
如果站起來行走,那麼加雜著冰涼雨水的冷風就從盔甲縫隙中吹進來,在肌膚與甲冑之間晃來蕩去,等到把那冷風終於捂暖了,它們卻又從別的縫隙飛了出去,然後另一撥“客人”又緊接著不期而至,這就讓熱又是全身發冷不住打顫。
在這種季節行軍真的是一件讓人煩惱的事情,看著那些在泥沼中掙扎計程車兵,貢薩洛曾經不止一次的自問,這個時候發動戰爭是不是個錯誤的決定。
不過最終他還是說服了自己。
貢薩洛並沒有經歷1500年的法奧戰爭,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對那場戰爭的過程有所瞭解。
讓他感到意外的是,雖然他只離開了義大利幾年的時間,但是歐洲戰場上卻發生了近乎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初所有人認為不可思議的冬季攻勢在1500年的戰場上頻繁出現,雙方放棄冬營,而是不顧寒冷的展開了野戰,這在這是幾年前還統帥反法聯軍的貢薩洛看來簡直如同天方夜譚。
新的戰爭形勢給戰場帶來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即便是貢薩洛如今也不敢自信的說如果再讓他面對法國人,他依舊能夠如同擊敗查理那樣擊敗路易十二。
伊比利亞的戰事也是如此,在從馬德里出發前往位於邊境的軍營接管部隊之前,貢薩洛接到了亞歷山大與箬莎聯名發來的命令。
他們的意圖很明確,就是在進入深秋之前首先向阿拉貢發動進攻。
在命令中亞歷山大給貢薩洛解釋了戰場外的形勢,要讓他務必要清楚這場戰爭需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而箬莎則以一個統帥的身份給他仔細分析了選擇在這個時候發動戰爭的種種理由。
這讓貢薩洛自己也深深的認可這個選擇是正確的。
現在,他正面臨對這個選擇的自我質疑。
而作為一個合格的軍人,貢薩洛十分清楚這種時候必須堅定信念,稍微的動搖都可能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貢薩洛已經派出了一隻規模不小的斥候部隊,他們其中有很多就是阿拉貢人,這讓他們不論是對當地地形還是深入村莊,打探訊息都異常熟悉老練,而他們帶回來的報告,也漸漸讓貢薩洛原本已經焦急的心穩定了下來。
在阿拉貢境內會有幾條規模很大河流注入埃布羅河,其中從納瓦拉發源的阿爾加河是規模最大的一條。
也是這條河流的注入使得進入阿拉貢境內之後變得流速平緩的埃布羅河上游,出現了唯一一個可以加以利用的天然水壩,當初羅馬人也就是在這裡修建了伊比利亞半島最早的水利工程。
貢薩洛的目標就是就是阿爾加河與埃布羅河匯合處的老阿爾法羅鎮。
整個阿爾法羅鎮可以說都是建造在古羅馬工程的廢墟之上,甚至鎮子裡用來蓋房子和鋪設路面的石料都是從當初羅馬工程的廢墟里蒐集來的。
所以阿爾法羅鎮就不可避免的到處都有著羅馬時代的痕跡,所以這裡才叫阿爾法羅,按照當地念法就是羅馬鎮。
羅馬鎮是一個沿著埃布羅河沿岸地勢崎嶇而建的小城,因為地形落差較大,整個小城如同建造在一個碩大的階梯上。
從鎮頭到鎮尾,整個陣子是由一個個綿延向下的臺地組成,臺地之間由經過多年建造逐漸敲鑿出的臺階相連,而且因為埃布羅河在這一帶有這幾個不小的曲折,所以整個羅馬鎮看上去也顯得扭扭曲曲的。
由斐迪南親自下令派出的阿拉貢軍隊的前鋒,有時在羅馬鎮附近的河谷中與卡西聯軍相遇,那是一場純粹的遭遇戰,雙方在完全沒有想到的情況下突然在地勢不寬的河谷中迎頭撞上。
在因為意外短暫的對峙之後,完全來不及展開隊形的雙方軍隊就在這片亂石叢生的山谷裡展開了一場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