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羅格寧在西西里島停留的時間很短,在他的商船補充了足夠的淡水和食物之後,他甚至不等卸完貨物就急匆匆的再次起航。
這一次他旅行的目的地是比薩。
從西西里到比薩的這一路上都很順利,除了在海上遇到了撒丁人艦隊稍稍有些意外,他就再也沒有遇上其他的麻煩。
對於那些撒丁人,格羅格寧也是很清楚的。
他知道那些撒丁艦隊其實是當初的熱那亞逃亡貴族,那些人在法國人到來之後不得不到處流亡,而其中一些在得到了羅馬忒西亞公爵的資助後,暫時在撒丁避難。
這也讓格羅格寧看到了亞歷山大圓滑的外交手腕。
一邊為流亡的熱那亞貴族們提供資金,同時卻又和佔領了熱那亞的法國人簽訂了和平條約。
而且如果仔細去看,就會發現這個條約實際上有著很大的傾向。
因為被亞歷山大強行規定必須遵守的任何軍隊禁止在帕爾馬波河一線行動的條款,其實等於是為法國人提供了一個異常安全的大後方。
而這個條約,居然是在剛剛擊敗了法國國王,讓路易十二不得不狼狽回國之後不久的結果。
這還是那個當初自己認識的小領主嗎?
格羅根寧在心裡這麼自問,然後他不得不承認,現在的亞歷山大已經變得異乎尋常的強大,以至讓他已經有些認不出來了。
他原本應該很高興,因為他之前的投資不但已經有了驚人的回報,接下來更是還會有數不清的財富在向他招手。
譬如這次他會遠行那麼久,是因為他在大西洋上進行了一次驚心動魄的旅行。
他先是從西西里出發去了地中海對岸,然後從休達港開始了這次意義非凡的旅行。
他先是沿著非洲沿岸一路向南,一直在快到了非洲之角時,才折而向西,在經過了一座南太平洋上的島嶼,然後按照亞歷山大之前就描述的那樣,把這座島命名為聖赫勒拿島的島嶼之後,他的海船一路向西,直到終於到達了一直在歐洲大陸被謠傳得異常神秘的新殖民地。
在新殖民地的所見所謂對格羅格寧來說是震撼的,他從開始認為亞歷山大或許是過於異想天開,到漸漸接受了他說法,認為這裡遠比所有人認為的都要大得多,而且也可能並非是那些船員們叫的“印度”。
在經過了一番遊歷後,格羅格寧帶著他滿載而歸的海船回到了地中海。
只是在經過直布羅陀的時候,因為擔心卡斯蒂利亞人對擅自前往新殖民地的外國商人有敵意,所以他是在靠近非洲一側的沿海城市早早補充,然後一路疾駛直接穿過了直布羅陀。
所以他並不知道,錯過了和亞歷山大的見面的機會。
這趟在南大西洋上如一個三角形的海上旅行,讓格羅格寧徹底開了眼界,不過也因此隱約有了些擔憂。
那片新世界實在是太誘人,而其中蘊藏的財富更是已經完全超出了人類對現有財富的想象。
格羅格寧開始擔心,在這場即將開始的通往財富世界的旅行中,自己和自己的家族是否還能跟得上亞歷山大的腳步。
如果說開始的擔心只是因為見到了千載難逢的時機,內心自然而然產生的忐忑,當他回到西西里得知了亞歷山大在他離開後這段時間裡的種種舉動,他這種擔心就更加強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