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蒂利亞之王權由上帝授予所選之虔誠的貴族,騎士,及信仰的忠誠守護者費爾南多一世,其權力之正統,血裔之純潔受上帝與主基督耶穌之庇護……”
斐迪南看著那份宣言上的內容。
他站在寬大的桌子前,那份已經完全開啟的宣言就擺在桌子上。
“君主之權利,責任與義務來自上帝親授,以此享有作為最尊貴貴族的一切特權,君主乃王國之根本,之代表,其利益之所得來自國民,其義務之承諾針對所有王國子民,至此君王即國家……”
斐迪南默不作聲,他甚至沒有理會已經聞訊而來的一批大臣,不過他的眼角掃過他們時,斐迪南可以從那些人臉上的神情猜出,這些人應該已經提前知道了這份宣言當中的內容。
“王室正統之重要,血嗣傳承之根本,是為卡斯蒂亞王國合法合理存在基石……”
看到這裡斐迪南的神色微微動了動,他知道這應該是說到真正重要的地方了。
果然,接下來整篇宣言中都以恩裡克四世的女兒卡斯蒂利亞的胡安娜的合法地位,展開了詳細而又條理分明的說明。
胡安娜是恩裡克四世的合法婚生子。
而恩裡克四世的子嗣擁有正統的繼承權。
篡位者為伊莎貝拉,那麼她的子女自然也就沒有合法的繼承法理。
而胡安娜已經是葡萄牙王后,以卡斯蒂利亞與葡萄牙在很多年前就簽署的協議為根據,任何嫁入對方王室的公主都必須自動放棄合法的王位繼承權。
至此,恩裡克四世一系的王位繼承,將由國王的兒子繼統。
斐迪南看著宣言目光不住閃爍,他他其實並不是在這份宣言中尋找什麼法理上的漏洞,所有人都很清楚,最後決定王冠戴在誰頭上的絕不是那虛無飄渺的法理法統,而是長矛,利劍,火槍和大炮!
斐迪南找的是許諾。
當終於把摩爾人從半島上趕走之後,無論是伊莎貝拉還是斐迪南,甚至就是葡萄牙的曼努埃爾,他們都知道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正擺在面前。
藉著摩爾人破壞了卡斯蒂利亞傳承多年的貴族體系,王權在這個時刻趁機向著割據的諸侯貴族們舉起了血粼粼的屠刀。
這麼說或許有些過分,不過在王權與貴族權力的爭奪中,雙方的確沒有給對方留下多少餘地。
權與利的爭奪總是最殘酷的,經過一次次的傾軋,雙王夫妻已經可以快要看到王權擴張的果實在伊比利亞半島上成熟,但是在這個時候安達盧西亞的貴族們叛亂了。
接下來,這個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卡斯迪里亞王子突然登場。
斐迪南想要知道亞歷山大是不是公開向貴族們做出了承諾,他知道如果是這樣,那麼他將面臨的很可能就是一個極其困難的局面。
貴族們為了自己的權利會倒向那個貢佈雷,這一點斐迪南是絕不懷疑的,而且因為入侵的是西西里軍隊,他懷疑接下來席捲伊比利亞的就不只是因為卡斯迪里亞王位而出現的戰亂,或許很快阿拉貢也會捲進這一紛亂之中。
因為就是在阿拉貢,也同樣有很多貴族無法容忍王權的膨脹擴張。
但讓斐迪南感到意外的是在這份宣言中,亞歷山大明白無誤的提出了‘君王即國家’這即使是他們夫妻也沒有明言的宣告,這讓斐迪南在慶幸之餘又不禁對那個年輕人的大膽,或者乾脆說是魯莽暗暗驚歎。
他很難想象貴族們看到這樣一份宣言會是什麼反應,他覺得絕大多數人很可能會乾脆站到一旁冷眼旁觀,因為這顯然是一場贏者通吃的戰爭。
那麼那些貴族有為什麼要一定從兩頭貪婪的狼當中選擇一個將來吃掉自己呢?
這讓斐迪南開始覺得那個貢佈雷真是做了一件很蠢的事情,可隨即他就漸漸意識到這或許正是那位‘卡斯蒂里亞王子’的策略。
那個羅馬忒西亞公爵是在告訴所有人,在看似所有與他為敵的卡斯蒂利亞人當中,他的敵人其實只有一個,而這個人還是個阿拉貢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