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他面前不遠的一個長矛手錯愕的看到這個奧斯曼的臉是一團稀爛烏黑,很顯然在他摔下馬之前,已經被重火槍射出漫天彈丸要了性命。
但是重火槍製造的短暫阻懈並沒有能擋住奧斯曼騎兵的衝鋒,就在槍聲還沒有完全消失的時候,接踵而至的騎兵已經向著方陣裡猛撲上來。
一陣陣令人膽寒的相互撞擊與砍殺戳刺肉體的聲音瞬間在陣地上蔓延開來,蒙蒂納軍隊依仗著的壕溝和矮牆令奧斯曼騎兵在最後衝入敵陣的那一刻不得不放慢了速度,而同時躲在工事後的蒙蒂納軍隊在奧斯曼人這稍微的停頓中不顧一切的湧了上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雙方的血戰在工事前展開了,匆匆搭建的粗糙柵欄和挖得只有半人深的壕溝成了蒙蒂納人唯一的倚仗,而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障礙對奧斯曼人來說,恰恰成了給他們造成巨大威脅的可怕工具。
深紅色的身影又隱約出現,那是火槍兵們正在長矛方陣中迅速調轉方向,他們紛紛擠在長矛兵的空隙裡,有些人蹲在身子,有些則從長矛當中高高舉起火槍,他們在尋找機會向那些不停衝過來的敵人瞄準,當看到有奧斯曼人的身影時,他們立刻毫不猶豫的開槍射擊,至於是不是射中他們就不去關心了。
“奧斯曼騎兵的可怕之處在於他們能迅速為步兵開啟缺口創造機會,所以如果可以一定要在開始就打亂奧斯曼騎兵進攻的步驟。”
這是亞歷山大在頭天對所有軍官下達的命令,他雖然猜測奧斯曼人很可能會從整個戰線兩端連線的地方發動進攻,但是為了以防萬一他依舊給所有軍官下達了一個共同的命令,那就是一旦確定了奧斯曼人的主攻方向,那麼整個戰線所有部隊就要毫不猶豫的向敵人攻擊的方向集結!
這顯然是個很冒險的舉動,當聽到這個命令的時候,亞歷山大顯然看到了熱那亞軍官們顯露出的猶豫和比薩人的遲疑。
“不要試圖脫離陣地,那正是奧斯曼人希望我們做的,”亞歷山大這樣向他的軍官們解釋“他們希望把我們從陣地裡趕出去,然後在我們撤退的路上不停的進攻直到把我們完全消滅,這叫做在運動中消滅敵人,所以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緊守陣地。”
當他向軍官們這麼說時,亞歷山大能感覺到一股悲觀的氣息在軍官們當中醞釀,反而是那些巴爾幹人,雖然剛剛遭遇了很大的傷亡,但是卻依舊保持著頗為罕見的熱情,這甚至讓亞歷山大都對他們這種莫名其妙的戰鬥意志感到有些奇怪。
戰鬥在繼續,兩端戰線銜接部的重重壓力從開始就顯得那麼強烈,甚至在奧斯曼騎兵最初衝擊的瞬間,亞歷山大已經開始懷疑阿格里方陣是否能抵擋住敵人的進攻。
把最精銳的部隊投入到對戰役起著決定作用的關鍵地區,亞歷山大心裡默唸著未來的某位法國戰神對戰役指導方面的精髓論述,雖然他知道自己顯然和那位橫掃歐洲的名將無法相比,但是在這種時候判斷出奧斯曼人的意圖還是並不困難的。
那麼接下來呢,是不是就應該把那位戰神的另一句名言也徹底貫徹下來呢?
亞歷山大有些猶豫了。
席素谷看著前方不停退回然後又迅速轉向繼續衝擊敵人陣地的安納托利亞輕騎兵,濃重的眉毛微微皺了起來。
騎兵的威力在於衝擊,衝擊敵人的陣型,衝擊敵方的陣地,還有就是牽制和與敵人的騎兵相互衝擊。
失去速度和機動的騎兵顯然會威力大減,如果再遇上什麼意外,或許一支騎兵衝鋒產生的戰果未必就會比他們自身產生的傷亡更划算。
蒙蒂納軍隊的防禦出乎席素谷意料的有些難以對付,從遠端的火槍到近距離的長矛方陣,席素谷覺得蒙蒂納軍隊似乎就是為了剋制他的安納托利亞騎兵而存在的。
儘管知道這個想法有些荒誕,但是迄今為止輕騎兵們並沒有如他設想的那樣順利的開啟局面。
讓騎兵與敵人陷入膠著顯然是很不合算的,席素谷心裡琢磨了一下,決定不再拖延。
他向身邊的傳令兵低聲下令,在看到一隊如滾滾洪流般的甲冑騎兵從他面前經過時,席素谷微微搖搖頭。
他沒想到對面的敵人居然這麼難對付,這讓他不由想起了之前曾經在埃及遇到過的那些馬木留克。
席素谷曾經跟隨一位大維齊爾遠征埃及,雖然後來的經歷並不讓他感到愉快,但是至少在那次出征當中蘇丹的軍隊還是取得了很輝煌的戰績。
只是眼前的這支歐洲軍隊讓他似乎想起了那些馬木留克,而他還記得當初他的那位作為大維齊爾的將軍為了對付那些馬木留克騎兵不得不派出了奧斯曼很少使用的重甲騎兵。